干燥性角结膜炎
干燥性角结膜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干燥性角结膜炎的治疗原则是缓解症状,治疗原发病。治疗目标是尽可能重建完整的泪膜,重建眼表功能,缓解症状。完成这些目标需依赖多种途径。首先消除引起干眼的一切诱因是治疗的关键。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分别选择泪液补充、保存或刺激分泌以及抗炎等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药物治疗

1、人工泪液

目的是对泪液成分进行替代,最佳替代物是自身血清,但其来源受限。因此多使用人工泪液保持眼表湿润,缓解干燥性角结膜炎症状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临床上现有品种繁多的人工泪液制剂供选择,可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情、眼表损害情况等合理选择人工泪液。需长期使用人工泪液的患者应选用不含防腐剂的剂型,以避免防腐剂的毒性作用加重眼表和泪膜的损害。

2、抗生素

睑缘炎可阻止腺体分泌脂质进入眼泪,可使用抗生素减轻炎症。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通常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部分情况可选择滴眼剂或药膏等剂型。

3、抗炎药物

现已明确炎症是干燥性角结膜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对轻中度干燥性角结膜炎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4、皮质类固醇激素

皮质类固醇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适用于严重的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但应注意此类可能引起眼压升高和晶状体混浊的副作用,多不能长期使用。

5、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同样可用于较为严重的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的症状控制,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6、催泪药物

口服溴己新、盐酸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等药物可以促进部分患者泪液的分泌,但疗效尚不肯定。

手术治疗

1、自体颌下腺移植

适合治疗重症干燥性角结膜炎,但仅适应于颌下腺功能正常者,此外该手术只能部分解决干眼患者泪液分泌问题,并不能解决干眼的并发症,如脸球粘连、角膜新生血管和角膜混浊等问题。

2、泪小点封闭术

严重的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还可考虑行永久性泪小点封闭术,减少或防止泪液经泪小管排走,进而保持眼睛湿润。

3、睑缘缝合

对于伴有眼睑位置异常,如睑内翻、外翻患者,可考虑睑缘缝合以矫正剂型,改善干燥性角结膜炎症状。

其他治疗

1、隐形眼镜

部分症状严重的炎症患者可选择特殊的隐形眼镜,以保护眼睛表面并捕获水分。一般被称为巩膜镜或绷带镜。

2、湿房镜及硅胶眼罩

通过提供密闭环境,减少眼表面的空气流动及泪液的蒸发,达到延迟泪液在眼表的停留时间。

3、软性角膜接触镜

适用于干燥性角结膜炎伴角膜损伤者,也可选择高透氧的治疗性角膜接触镜。

4、物理疗法

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应进行眼睑清洁、热敷及睑板腺按摩。

疾病相关 更多»
燕窝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李红梅 主任医师
轴性近视如何控制治疗

轴性近视的控制治疗需结合光学矫正、行为干预、药物辅助及手术治疗,通过多维度措施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1.光学矫正:框架眼镜是最基础且常用的矫正方式,需定期验光并更换合适度数的镜片。角膜接触镜和角膜塑形镜则能更精准地贴合角膜,其中OK镜通过夜间佩戴塑形角膜,白天可暂时提高裸眼视力,同时对青少年近视进展有较好的控制效果。2.行为干预: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33厘米;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休息20秒,眺望20英尺外的物体

李建良 副主任医师
性滞中气虚什么意思

性滞中气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其中“性滞”通常指的是身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某些生理功能出现阻滞或不畅的现象。这种阻滞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如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导致气机郁滞,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中气虚”则是指脾胃等中焦脏腑的气虚状态。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气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身体各脏腑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从而出现一系列虚弱症状。中气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细菌性前列腺炎能治愈吗

细菌性前列腺炎一般能治愈,通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症状可明显缓解,炎症指标恢复正常,且不易复发。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愈主要依赖于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医生会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足疗程使用,通常需2-4周,确保彻底清除病原体。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加速炎症消退,促进康复。特殊情况下治愈速度可能较慢,例如合并前列腺结石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时,细菌可能隐藏在结石缝隙或组织深层,导致抗生素难以完全渗透;老年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药物代谢和免疫清除能力较弱,也会延长治疗周期

瞿利军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