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森林脑炎。早期使用高效价丙种球蛋白,可获得较好疗效。同时及时处理高热、昏迷、惊厥、呼吸衰竭等症状,并对瘫痪等后遗症采取康复措施。
一般治疗
1、高热高热可加快脑代谢、增加脑血流量,促使脑水肿形成及颅内高压,室温应控制在25℃以下,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
2、惊厥可使用止痉剂,如地西泮、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钠等,并对发生惊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剂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同时可合用呋塞米(速尿)、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如果因气道分泌物堵塞致脑细胞缺氧者,应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如果是儿童因高热所致惊厥,应迅速降温。
3、呼吸障碍和呼吸衰竭深昏迷患者喉部痰液增多影响呼吸时,应加强吸痰、给氧,或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哌甲酯、二甲弗林等药物,以保证患者正常呼吸。如果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采取机械通气。
药物治疗
可进行病原治疗及免疫疗法。目前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但可在急性期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或使用血清疗法和丙种球蛋白等。
中医治疗
对瘫痪等后遗症可采用针灸、推拿、理疗、体疗等康复措施。
其他治疗
患者需要住院隔离。昏迷者要定时翻身、侧卧、吸痰,以防止继发性肺部感染。重症患者应输液,并酌情补充钾盐,纠正酸中毒,但输液量不宜过多,以防止脑水肿。
森林脑炎的潜伏期一般为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多数是由于感染蜱所导致的,患者患病后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持续性的发热,身体乏力,食欲减退,头晕头痛,四肢酸软等,建议患者应该及时的接受治疗,接受静脉输液的方式,搭配口服抗感染的药物,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