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感染
烧伤感染的诊断

烧伤感染主要依据烧伤病史、临床体征变化和病原体检测进行确诊。研究显示,创面持续引流时引流液pH值的监测可作为早期发现创面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降钙素原是脓毒症的标志物,对诊断烧伤创面脓毒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烧伤感染诊断主要诊断是否为烧伤脓毒症(细菌引起的)和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烧伤脓毒症中还有一种值得重视的类型,即烧伤创面脓毒症。

1、烧伤脓毒症

患者符合以下前11条中6条可拟诊为烧伤脓毒症;符合以下前11条中6条加第12条中任何一项,可确诊为烧伤脓毒症:

(1)兴奋多语、幻觉、定向障碍或精神抑郁。

(2)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烧伤创面急剧恶化,表现为潮湿、晦暗、有坏死斑、加深等。

(4)中心体温大于39.0℃或者小于36.5℃。

(5)心率加快,成人大于130次/min,儿童大于其年龄段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6)呼吸频率增加,未进行机械通气时成人大于28次/min,儿童大于其年龄段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7)血小板计数减少,成人小于100×109/L,儿童小于其年龄段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10×109/L或小于4×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大于80%或未成熟粒细胞大于10%;儿童大于或小于其年龄段正常值的2个标准差。

(9)血降钙素原大于0.5μg/L。

(10)血钠大于155mmol/L。

(11)血糖大于14mmol/L(无糖尿病史)。

(12)血微生物培养阳性或抗生素治疗有效。

2、 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

(1)确诊:满足以下任何1项,即可确诊为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

①组织学检查阳性;

②严重烧伤患者除宿主易感因素及临床表现外,有明确的微生物学证据;

③严重烧伤患者除宿主易感因素及临床表现外,影像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中任意2项为阳性。

(2)疑诊:除宿主易感因素及临床表现以外,无组织学和微生物学证据,仅影像学及其他相关检查中有1项阳性。

(3)拟诊:仅有宿主易感因素及临床表现,缺乏其他相关证据。

3、烧伤创面脓毒症

是烧伤脓毒症的一种类型,为创面侵袭性感染扩散和发展的结果。符合以下3条即可诊断为烧伤创面脓毒症:

(1)出现创缘红肿、创面出血点或坏死斑、焦痂软化、痂下积脓等明显的侵袭性感染表现。

(2)有明确的微生物学证据,创周或痂下健康组织中可检测出细菌,且细菌菌落总数>105g。

(3)满足最新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烧伤感染的类型

全身烧伤感染可分为烧伤脓毒症和烧伤创面脓毒症:

1、烧伤脓毒症

烧伤脓毒症多表明机体抵抗力弱,病原菌占优势,烧伤面积越大,Ⅲ度烧伤越多,脓毒症发生率越高。若病原菌毒力极大时,烧伤面积虽然不大,亦可于短期内形成严重的脓毒症。

2、烧伤创面脓毒症

烧伤创面脓毒症是侵入性感染的弥散或发展,已超过一般局部感染的范畴。

疾病相关 更多»
儿童一旦感染上诺如病多久发作

儿童一旦感染诺如病毒,通常在12至48小时内发作,但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略有不同,多数集中在24至48小时这一区间。诺如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感染后病毒会在肠道内迅速繁殖。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病毒复制速度可能更快,导致症状出现更迅速。多数儿童在接触病毒后12至48小时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典型症状,部分儿童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性表现。发病初期呕吐症状可能较为剧烈,随后腹泻逐渐加重,大便多为稀水样或糊状,每日排便次数不等

李兰娜 副主任医师
hpv51感染是自身的还是别人传染的

HPV51感染既可能是他人传染所致,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病毒清除能力减弱有关,但主要传播途径为接触感染者。HPV51属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其传播的核心机制是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时,病毒可直接通过生殖器黏膜接触传播。此外,间接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若健康者接触了被HPV51污染的物品,如共用浴巾、内衣裤或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均可能引发感染。母婴传播也是重要途径,感染HPV51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病毒可能通过产道传染给新生儿

何剑辉 副主任医师
做美甲感染hpv是真的吗

目前无明确证据支持日常美甲操作会直接导致HPV感染,其传播需满足特定条件,与美甲常规流程关联性较低。HPV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或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部位传播,其存活需要特定环境。美甲过程中虽可能涉及修剪指甲、去死皮等操作,但使用的工具若经过正规消毒,或使用一次性工具,病毒难以存活;即使工具未彻底消毒,HPV在体外干燥环境中的存活时间通常不超过24小时,且需直接接触感染者使用过的工具并造成自身皮肤破损才可能感染,这种情况在正规美甲店极为罕见

孙晓峰 主任医师
呋喃妥因肠溶片治泌尿感染吗

呋喃妥因肠溶片可以治疗泌尿感染,尤其适用于由敏感菌引起的急性下尿路感染及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呋喃妥因肠溶片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对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球菌属等常见尿路致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细菌体内氧化还原酶系统,阻断细菌代谢过程,使细菌无法正常生长繁殖,最终死亡。该药物不仅能直接杀菌,还可抑制细菌产生的炎症因子,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尿路感染,呋喃妥因肠溶片可通过维持血药浓度,抑制潜在病原菌生长,降低复发风险

瞿利军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