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鼽的发生多与正气不足,外邪侵袭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基础之上,感受风寒异气,鼻窍受邪。病位在鼻,与肺、脾、肾关系密切。
1、正气不足
(1)肺气亏虚:先天过敏体质导致平时肺气虚弱,肌肤腠理疏松,卫外功能不牢固,可以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降低,风寒或异气容易乘虚而入而致病。
(2)脾气虚弱: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运化水谷精微和水液的功能降低,气血生化不足,不能濡养鼻窍,可以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则容易导致外邪,或异气侵袭从而发生鼻鼽。
(3)肾阳不足:肾阳不足,肾的推动、温煦作用减退,可以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降低,导致外邪等容易侵袭导致本病。
(4)肺经伏热:风寒或异物侵袭后,机体无力祛除,留于肺经,日久郁而化火,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从而外邪上犯鼻窍,也可以发为鼻鼽。
2、外邪侵袭
在肺、脾、肾三脏虚损基础上,风寒或异气侵袭,包括花粉、屋尘螨、真菌、动物皮屑、羽绒、室内尘土等,导致鼻窍受邪,产生鼻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引动疾病发生。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
儿童可优先考虑鼻喷疫苗,追求便捷无痛;全年龄段人群更适合针剂疫苗。1.鼻喷流感疫苗:采用鼻腔喷雾给药,接种过程无创、无痛,更易被儿童接受。是减毒活疫苗,含有活病毒,能在鼻腔黏膜形成第一道免疫防线,产生黏膜免疫,同时还能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免疫应答更全面。接种后起效快,3天左右即可产生抗体,且免疫持久性较好,保护作用可达12个月左右。对于3-17岁儿童及青少年,其免疫反应较好,保护效果突出,还可减少发热性疾病和中耳炎的发生。2.针剂流感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接种,是传统的接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