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多形损害、渗出倾向、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慢性过程临床特点,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接触性皮炎、牛皮癣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本病好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但尤以冬季常复发。慢性病程,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2、皮疹好发于任何部位,以外露部位及屈侧多见,皮疹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剧烈。
3、根据病程及皮损特点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类型
(1)急性湿疮多为粟粒大小红色丘疹、丘疱疹或水疱,伴有糜烂、渗出、结痂,皮损边界不清。合并感染者可出现脓疱及脓痂。
(2)亚急性湿疮多由急性湿疮病程迁延所致,也可初病即呈亚急性湿疮,皮疹以丘疹斑、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渗出。
(3)慢性湿疮常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疮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而来,部分患者开始发病即为慢性。皮损为暗红色或棕红色斑丘疹,常融合增厚呈苔藓样变,表面有脱屑、抓痕、血痂,周围散在少数丘疹、丘疱疹。皮损在一定诱因下可急性发作,并有渗出倾向。
鉴别诊断
1、接触性皮炎
应与急性湿疮鉴别,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炎性反应。本病常有明显的病因皮损多限于接触部位,形态单一,境界清楚,伴瘙痒或灼热感,去除病因后则较快痊愈。
2、牛皮癣
应与慢性湿疮鉴别。本病好发于颈项、四肢伸侧及骶尾部,皮疹可见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典型损害为苔藓样变,边界清楚,无糜烂渗出史。
1、湿热蕴肤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皮损潮红,有丘疱疹,灼热瘙痒无休,抓破渗液流脂水;伴心烦口渴,身热,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2、脾虚湿蕴证
主要表现为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饮食减少,腹胀,大便稀溏,易疲劳;舌淡胖,苔白膩,脉濡缓。
3、血虚风燥证
主要表现为病程迁延日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损粗糙肥厚,剧痒难忍,遇热或肥皂水洗后瘙痒加重;伴有口干渴,但不想喝水,食欲不振,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纹眉后湿敷和不湿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缓解不适、促进恢复、预防感染等方面。湿敷有助于减轻纹眉后的不适症状,促进恢复;而不湿敷的情况下,这些效果相对较弱。纹眉会对皮肤造成微小创口,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湿敷能够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从而减轻红肿程度,缓解疼痛等不适感;同时,湿敷还能保持创口湿润,有利于表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促进创口愈合,缩短恢复时间。此外,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等进行湿敷,可在一定程度上清洁创口,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