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疮
湿疮的症状

本病临床以多形损害、渗出倾向、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慢性过程等为主要特征。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1、急性

起病较快,皮损常为对称性、原发性和多形性,可发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但常发于头面、耳后、手足、阴囊、外阴、肛门等,皮损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基底潮红,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渗出、糜烂及结痂,皮损中心较重,外周有散在丘疹、红斑、丘疱疹,故边界不清。如不转化为慢性,1~2个月可脱去痂皮而愈。自觉瘙痒剧烈,搔抓、肥皂热水烫洗、饮酒、辛辣食物均可使皮损加重,瘙痒加剧,严重的影响睡眠。

2、亚急性

常由急性湿疮未能及时治疗,或处理失当,可发展成亚急性,也可初发即呈亚急性湿疮。皮损较急性湿疮轻,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仅有少量水疱及轻度糜烂。自觉剧烈瘙痒,夜间严重。

3、慢性

常由急性和亚急性湿疮处理不当,长期不愈,或反复发作而成。部分病人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湿疮的症状。皮损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小腿、手足、肘窝、胭窝、外阴、肛门等处。表现为皮肤肥厚粗糙,触之较硬,色暗红或紫褐,皮纹显著或呈苔藓样变。皮损表面常附有鳞屑,伴抓痕、血痂、色素沉着,部分皮损可出现新的丘疹或水疱,抓破后有少量流渗液。发生于手足及关节部位者常易出现皲裂,自觉疼痛,影响活动。患者自觉瘙痒,呈阵发性,夜间或精神紧张、饮酒、食辛辣发物时瘙痒加剧。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4、特定部位湿疮

(1)耳部湿疮

多发生在耳后皱襞处,也可见于耳轮上部及外耳道,皮损表现为红斑、渗液、结痂及皲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

(2)头部湿疮

多由染发剂、生发剂、洗发剂等刺激所引起。呈弥漫性,甚至累及整个头皮,可有脓性渗液,覆以或多或少的黄痂,痂多时可将头发黏结成团,或化脓染毒而发生臭味,甚至可使头发脱落。

(3)面部湿疮

常见于额部、眉部、耳前等处。皮损为淡色或微红的斑,其上有或多或少的鳞屑,常对称分布,自觉瘙痒。由于面部经常洗擦或应用化妆品刺激,病情易反复发作。

(4)乳房湿疮

主要见于女性。损害局限于乳头,表现为潮湿、糜烂、渗液,上覆以鳞屑或结黄色痂皮,反复发作可出现皲裂,疼痛,自觉瘙痒,一般不化脓。

(5)脐部湿疮

皮损为位于脐窝的鲜红或暗红色斑片,或有糜烂、渗液、结痂,皮损边界清楚,不累及外周正常皮肤,常有臭味,自觉瘙痒,病程较长。

(6)手部湿疮

由于手是暴露部位,接触致病因素机会较多,故手部湿疮极为常见。好发于手背及指端掌面,可蔓延至手背和手腕部,皮损形态多样,边界不清,表现为潮红、糜烂、渗液、结痂;至慢性时皮肤肥厚粗糙,因手指经常活动而皲裂,病程较长,顽固难愈。

(7)阴囊湿疮

局限于阴囊皮肤,有时可延至肛周,甚至阴茎部。有潮湿型和干燥型两种。前者表现为整个阴囊肿胀、潮红、轻度糜烂、渗液、结痂,日久皮肤肥厚,皮色发亮,色素加深;后者潮红、肿胀不如前者,皮肤浸润变厚,呈灰色,上覆鳞屑,且有裂隙,因经常搔抓而有不规则小片色素消失,瘙痒剧烈,夜间严重,常影响睡眠和工作。

(8)小腿湿疮

好发于小腿下1/3内侧,常伴有青筋暴露,皮损呈局限性暗红色,弥漫密集丘疹、丘疱疹,糜烂、渗液,日久皮肤变厚、色素沉着。常伴发小腿溃疡。部分患者皮损中心色素减退,可形成继发性白癜风。

疾病相关 更多»
湿毒清胶囊能去湿气吗

湿毒清胶囊对特定类型的湿气有祛除作用,但需结合个体体质和症状辨证使用,并非所有湿气问题均适用。湿毒清胶囊为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地黄、当归、苦参、土茯苓、白鲜皮等,具有养血润燥、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的功效。其适用范围为血虚风燥或湿热下注所致的皮肤症状,如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伴有抓痕、血痂或色素沉着,以及湿疹、湿疮等。若湿气表现为舌苔黄腻、口苦口黏、小便短赤、大便黏腻,或皮肤出现红、白色丘疹,且符合血虚或湿热体质特征,服用湿毒清胶囊可有效燥湿清热、解毒止痒

黄汉超 主任医师
氨甲环酸湿敷可以祛斑吗

氨甲环酸湿敷在医生指导下可辅助祛斑,尤其对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等有一定改善作用,但需严格遵循用药规范并注意潜在风险。氨甲环酸作为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剂,其祛斑机制主要基于三方面:一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色素合成,从源头阻断色斑形成;二是发挥抗纤溶作用,降低紫外线诱导的色素沉着风险;三是具备抗炎特性,可改善红血丝、玫瑰痤疮等伴随的色素问题。临床研究表明,外用3%-5%浓度的氨甲环酸溶液湿敷,其祛斑效果与氢醌相当,但刺激性更低,尤其适合敏感肌人群

刘仲荣 主任医师
纹眉后湿敷和不湿敷的区别

纹眉后湿敷和不湿敷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缓解不适、促进恢复、预防感染等方面。湿敷有助于减轻纹眉后的不适症状,促进恢复;而不湿敷的情况下,这些效果相对较弱。纹眉会对皮肤造成微小创口,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湿敷能够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从而减轻红肿程度,缓解疼痛等不适感;同时,湿敷还能保持创口湿润,有利于表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促进创口愈合,缩短恢复时间。此外,使用无菌生理盐水等进行湿敷,可在一定程度上清洁创口,减少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刘仲荣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