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痹
皮痹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扶正祛邪,治法有补气温肾、活血化瘀,酌选祛风化湿、温经散寒、理气疏肝、祛痰化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搜风通络等。同时可配合中药熏蒸、针灸、理疗等综含治疗。本病需长期用药,难短期见效,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坚持治疗。注意去除感染病灶,保暖,避免物理和精神刺激,加强营养。系统性皮痹患者愈后不良,其进展期可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抑制纤维合成药等治疗。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寒痹阻

(1)若痹证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

(2)若寒邪偏盛的患者,可酌加附子、干姜。

(3)若湿邪偏盛的患者,可去地黄,酌加汉防己、薏苡仁、苍术。

2、气滞血瘀

(1)若气滞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柴胡、郁金等。

(2)血虚的患者,可加用阿胶、制首乌等。

3、肺脾气虚

(1)若咳嗽、胸闷、痰湿壅肺的患者,可加用橘络、薤白、紫菀等;

(2)若痰热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浙贝母、瓜蒌、黄芩等。

4、脾肾阳虚

(1)若脾虚明显的患者,可用四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减。

(2)若腰膝酸软无力的患者,可加用制狗脊、薄盖灵芝等。

(3)若出现月经紊乱的患者,可加用益母草、红花、枸杞等。

药物治疗

1、风湿痹阻

(1)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2)常用中药:羌活、独活、麻黄、炮姜、当归、丹参、川芎、白芥子、桂枝、秦艽、威灵仙、桑寄生、熟地、细辛、炙甘草等。

(3)中成药:独活寄生丸、四妙丸。

2、气滞血瘀

(1)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常用中药:地黄、熟地、鸡血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香附、枳壳、穿山甲等。

(3)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大黄廣虫丸、小活络丹、五痹胶囊、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3、肺脾气虚

(1)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桂枝、白芍、当归、大枣、丹参、红花等。

(3)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八珍颗粒、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黄芪注射液。

4、脾肾阳虚

(1)方药:右归丸合阳和汤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附子、肉桂、鹿角胶、杜仲、白芥子、麻黄、仙茅、肉苁蓉、丹参、赤芍、鸡血藤、黄芪、白术、茯苓等。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参附注射液。

物理治疗

包括紫外线治疗、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其他治疗

1、药物外治

可选用补气温肾、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中药熏蒸或熏洗治疗。

(1)中药熏蒸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具有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等功效。

(2)中药熏蒸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具有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等功效。

(3)外治中药

补气温肾类中药,如黄芪、党参、山药、白术白芍等;温经散寒类中药,如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小茴香、川椒等;祛风化湿类中药,如羌活、独活、秦艽、防己虎杖、桑寄生、徐长卿、络石藤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当归、丹参、鸡血藤、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等;软坚散结类中药,如夏枯草、生牡蛎、猫爪草、海藻、僵蚕、半夏等。

(4)外治方法

除了可选用中药熏蒸、熏洗,还可以配合中药浸浴、湿敷、涂擦、封包、烟熏、刮痧、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5)注意事项

水肿期患者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加速病情发展;不宜广泛涂用含有重金属、有毒成分的外用制剂。

2、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整体取穴以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穴。选用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病变在前额取上星、阳白、头维,病变在上肢者取大椎、扶突、血海,腰背下肢合并病变取腰阳关、环跳、秩边,手法中等强度,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

(2)艾灸疗法

选用青艾条,点燃,对准局部皮损部位进行艾灸,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3、西医疗法

可外用氟化糖皮质激素制剂,局限性硬皮病可用糖皮质激素混悬液局部皮损注射。对泛发性硬斑病或系统性硬皮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疾病相关 更多»
牡丹皮去心火还是肝火

牡丹皮既能去心火,也能清肝火。中医认为,牡丹皮归心、肝经,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针对心火亢盛与肝火旺盛的不同症状发挥治疗作用。心火亢盛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导致体内热邪积聚,表现为舌尖红赤、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等症状。牡丹皮通过清热凉血的作用,可帮助清除心火,缓解上述不适。肝火旺盛则多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相关,常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等表现。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疏解肝经郁热,改善肝火亢盛引发的症状。现代研究也支持牡丹皮的多靶点作用

李红梅 主任医师
皮赘能自己剪掉可以吗

皮赘不能自己剪掉,自行处理存在严重健康风险,必须由专业医生操作。皮赘是皮肤良性增生性肿物,常见于颈部、腋下等皮肤褶皱处,表现为带蒂的柔软小突起。自行剪除可能引发多重危害:首先,普通剪刀未严格消毒,易导致细菌侵入伤口,引发局部红肿、化脓甚至全身性感染;其次,皮赘内部有细小血管分布,操作不当可能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尤其是颈部、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区域;此外,非专业操作可能无法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残留部分易复发,甚至刺激皮赘加速生长。正确处理方式是就医评估

刘仲荣 主任医师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怎么办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可通过软化角质、加强保湿、改善生活习惯和治疗疾病来解决。日常做好护理,情况严重及时就医,就能改善问题。1.软化角质:每天用40℃左右温水泡脚15-20分钟,让角质层软化,之后用磨脚石轻轻磨去增厚的硬皮,注意力度,避免损伤皮肤。2.加强保湿:泡脚后擦干水分,立即涂抹尿素霜、凡士林等滋润度高的护肤品,锁住水分。睡前厚涂一层,再穿上棉质袜子,帮助皮肤更好吸收。3.改善生活习惯:选择合脚、柔软的鞋子,减少脚后跟摩擦;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怎么处理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是常见的皮肤问题,处理时需从保湿、去角质、温水泡脚及必要时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入手。1.保湿:脚后跟干裂起硬皮往往与皮肤干燥有关。因此,保湿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首要步骤。可以选择含有甘油、尿素或凡士林等成分的保湿霜,每天多次涂抹于脚后跟,帮助皮肤锁住水分,缓解干燥。2.去角质:脚后跟的硬皮实际上是由堆积的死皮细胞组成。定期使用磨砂膏或足膜等去角质产品,可以去除这些死皮细胞,促进新皮肤的生长,使脚后跟皮肤更加柔软光滑

王健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