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扶正祛邪,治法有补气温肾、活血化瘀,酌选祛风化湿、温经散寒、理气疏肝、祛痰化湿、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搜风通络等。同时可配合中药熏蒸、针灸、理疗等综含治疗。本病需长期用药,难短期见效,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坚持治疗。注意去除感染病灶,保暖,避免物理和精神刺激,加强营养。系统性皮痹患者愈后不良,其进展期可配合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抑制纤维合成药等治疗。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寒痹阻
(1)若痹证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
(2)若寒邪偏盛的患者,可酌加附子、干姜。
(3)若湿邪偏盛的患者,可去地黄,酌加汉防己、薏苡仁、苍术。
2、气滞血瘀
(1)若气滞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柴胡、郁金等。
(2)血虚的患者,可加用阿胶、制首乌等。
3、肺脾气虚
(1)若咳嗽、胸闷、痰湿壅肺的患者,可加用橘络、薤白、紫菀等;
(2)若痰热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浙贝母、瓜蒌、黄芩等。
4、脾肾阳虚
(1)若脾虚明显的患者,可用四君子汤和当归补血汤加减。
(2)若腰膝酸软无力的患者,可加用制狗脊、薄盖灵芝等。
(3)若出现月经紊乱的患者,可加用益母草、红花、枸杞等。
药物治疗
1、风湿痹阻
(1)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2)常用中药:羌活、独活、麻黄、炮姜、当归、丹参、川芎、白芥子、桂枝、秦艽、威灵仙、桑寄生、熟地、细辛、炙甘草等。
(3)中成药:独活寄生丸、四妙丸。
2、气滞血瘀
(1)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2)常用中药:地黄、熟地、鸡血藤、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香附、枳壳、穿山甲等。
(3)中成药:血府逐瘀胶囊、大黄廣虫丸、小活络丹、五痹胶囊、丹参注射液、红花注射液。
3、肺脾气虚
(1)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桂枝、白芍、当归、大枣、丹参、红花等。
(3)中成药:参苓白术丸、八珍颗粒、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黄芪注射液。
4、脾肾阳虚
(1)方药:右归丸合阳和汤加减。
(2)常用中药:熟地、附子、肉桂、鹿角胶、杜仲、白芥子、麻黄、仙茅、肉苁蓉、丹参、赤芍、鸡血藤、黄芪、白术、茯苓等。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参附注射液。
物理治疗
包括紫外线治疗、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其他治疗
1、药物外治
可选用补气温肾、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类中药熏蒸或熏洗治疗。
(1)中药熏蒸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具有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等功效。
(2)中药熏蒸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利用药物煎煮后所产生的蒸汽,通过熏蒸机体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具有和卫散邪、疏通腠理、调气和血等功效。
(3)外治中药
补气温肾类中药,如黄芪、党参、山药、白术白芍等;温经散寒类中药,如肉桂、附子、艾叶、吴茱萸、干姜、小茴香、川椒等;祛风化湿类中药,如羌活、独活、秦艽、防己虎杖、桑寄生、徐长卿、络石藤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如当归、丹参、鸡血藤、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等;软坚散结类中药,如夏枯草、生牡蛎、猫爪草、海藻、僵蚕、半夏等。
(4)外治方法
除了可选用中药熏蒸、熏洗,还可以配合中药浸浴、湿敷、涂擦、封包、烟熏、刮痧、艾灸等多种治疗方法。
(5)注意事项
水肿期患者不宜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加速病情发展;不宜广泛涂用含有重金属、有毒成分的外用制剂。
2、针灸治疗
(1)针刺疗法
整体取穴以手足三阳经腧穴为主穴。选用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病变在前额取上星、阳白、头维,病变在上肢者取大椎、扶突、血海,腰背下肢合并病变取腰阳关、环跳、秩边,手法中等强度,留针半小时,每日1次。
(2)艾灸疗法
选用青艾条,点燃,对准局部皮损部位进行艾灸,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3、西医疗法
可外用氟化糖皮质激素制剂,局限性硬皮病可用糖皮质激素混悬液局部皮损注射。对泛发性硬斑病或系统性硬皮病,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
脚后跟干裂起硬皮是常见的皮肤问题,处理时需从保湿、去角质、温水泡脚及必要时药物治疗等多方面入手。1.保湿:脚后跟干裂起硬皮往往与皮肤干燥有关。因此,保湿是处理此类问题的首要步骤。可以选择含有甘油、尿素或凡士林等成分的保湿霜,每天多次涂抹于脚后跟,帮助皮肤锁住水分,缓解干燥。2.去角质:脚后跟的硬皮实际上是由堆积的死皮细胞组成。定期使用磨砂膏或足膜等去角质产品,可以去除这些死皮细胞,促进新皮肤的生长,使脚后跟皮肤更加柔软光滑
脚底死皮是由于皮肤细胞的生长和脱落过程失衡而导致的。正常情况下,皮肤细胞会不断地更新和脱落,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然而,一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原因可能会干扰这一过程,导致脚底死皮的积聚。首先,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是导致脚底死皮的常见原因之一。长期穿着过紧或者不透气的鞋子会导致脚部受压,增加角质层厚度,并且容易产生死皮。另外,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也会加重脚底压力,导致死皮的增多。忽视脚部清洁和保湿也是造成脚底死皮的原因之一。其次,环境因素也会影响脚底死皮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