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消中总的治则为“清热润燥、养阴生精”,初期标实为主,胃火炽盛,治以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后期本虚为主,气阴亏虚,治以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胃热炽盛
(1)若出现口苦,大便秘结,可重用石膏,加用黄连、栀子。
(2)若出现口渴、舌苔少津的症状,可加用乌梅。
(3)若火旺伤阴,出现舌红而干、脉细数,方用竹叶石膏汤。
2、气阴亏虚
(1)若兼肺中燥热的患者,可加用地骨皮、知母、黄芩。
(2)若口渴明显的患者,可加用天花粉、生地黄、乌梅。
(3)若出现气短、汗多的患者,可合生脉散。
(4)若出现饮食减少、腹胀的患者,可加用砂仁、鸡内金。
药物治疗
1、胃热炽盛
(1)方药:玉女煎加减。
(2)常见中药:石膏、知母、熟地黄、麦冬、牛膝。
(3)中成药:参津止渴丸、生津消渴胶囊。
2、气阴亏虚
(1)方药:七味白术散加减。
(2)常见中药: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木香、葛根、藿香。
(3)中成药:山药参芪丸、枸杞消渴胶囊。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对消渴病有一定的疗效,对并发症亦有很好的效果。临床选穴应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法。
(1)针刺
胃热炽盛选穴脾俞、胃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庭、中脘、阴陵泉、曲池、合谷。大便秘结可加天枢、支沟。气阴亏虚选穴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太溪、复溜。
(2)耳针
耳针取穴胰、内分泌、肾上腺、缘中、三焦、肾、神门、心、肝、脾、胃。耳穴贴压以内分泌、肾上腺等穴位为主。
2、饮食治疗
严格控制饮食和科学体育锻炼,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饮食治疗应尽可能做到个体化,达到平衡膳食。
(1)热量分配:碳水化合物占55%-65%、脂肪占25%-30%、蛋白质占15%。
(2)主副合理,粗细搭配,营养均衡。
(3)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
(4)每天食盐限量在6g以内,尤其是高血压病人。
3、运动治疗
运动治疗的原则是适量、经常性和个体化。保持健康为目的的体力活动包括每天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活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等,运动时注意安全性。
疣冷冻后水泡通常3-7天能消,具体时间因个体差异、冷冻面积及水泡大小而异,小水泡消退较快,大水泡可能需更长时间。冷冻治疗通过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术后局部常出现水肿、水泡,这是正常反应。若水泡较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3-5天可逐渐吸收干瘪;若水泡较大或张力较高,可能需7天左右消退,必要时需由医生用无菌针穿刺抽液,以防破裂感染。期间需注意:不要自行挑破水泡,以免细菌侵入;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水泡破裂,可用碘伏消毒并覆盖无菌纱布
痔速宁片消除或缩小痔核的时间因人而异,通常需1至4周,具体时长受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痔速宁片是一种具有解毒消炎、止血止痛、退肿通便和收缩痔核功效的中成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充血水肿来缓解症状。对于症状较轻的内痔或外痔,若患者治疗依从性高,规范服药且配合饮食调整,可能在1至2周内感觉到痔核缩小,疼痛、出血等症状得到缓解。但对于病情较重、痔核较大或存在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如伴有严重静脉曲张或组织增生,药物需更长时间逐步改善局部病理状态,可能需要连续服用2至4周甚至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