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痹
三痹的诊断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关节、肌肉游走性酸楚、重着、疼痛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同样有关节疼痛等症状的尪痹、热痹、肩痹、项痹、膝痹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病前有风寒湿邪侵袭史,或长期从事水上作业,或长期处于寒湿之地。

2、临床表现

常见大关节、肌肉游走窜痛或肿痛,伴重着、酸楚、麻木。常于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或明显。

3、体征

受累关节红、肿、灼热、触痛或肿胀,关节屈伸不利,但不遗留强直变形,可有结节性红斑或环行红斑。

4、检查

X线检查、血常规、血沉、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等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

1、尪痹

尪痹病变以小关节为主,多伴有晨起关节活动不利,无游走性疼痛,中晚期有关节僵硬畸形和骨质改变,检查类风湿因子多呈阳性。

2、热痹

热痹以单个关节红肿热痛为特点,全身可出现高热怕冷等症状,关节积液穿刺检查可见白细胞、脓细胞和革兰氏阳性菌。

3、肩痹、项痹、膝痹

肩痹、项痹、膝痹都为相应部位单一的固定关节疼痛,不伴有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

三痹的类型

1、风寒湿阻

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呈游走性疼痛,低热或不发热,关节肿胀;伴有怕冷喜暖,活动不便,身体困重;舌苔白膩或薄白,脉濡。

2、热邪阻痹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缓解,痛不可触,常病及多个关节;伴有发热、怕风、口渴、烦闷不安;舌苔黄燥,脉滑数。

3、气血两虚、寒湿阻滞

主要表现为关节、肢体酸胀冷痛,反复发作,怕冷喜温;伴有头晕,精神疲倦,饮食量少,身体困重,面色苍白;舌淡,脉沉无力。

4、气阴两虚

主要表现为关节微肿疼痛,活动不利;伴有心慌气短,白天汗出,动则加重,时有胸痛,失眠,乏

疾病相关 更多»
三尖瓣轻度返流是啥意思

三尖瓣轻度返流是指心脏收缩时少量血液从右心室逆向流回右心房的心脏瓣膜改变,属于常见的心脏超声检查发现。这种程度的返流在健康人群中的检出率可达70%,通常不引起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改变。从心脏解剖和病理生理角度分析,三尖瓣由前瓣、后瓣和隔瓣三个瓣叶组成,其正常闭合依赖瓣环、腱索和乳头肌的协调作用。轻度返流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瓣环生理性扩张、瓣叶轻微增厚或闭合不全等。超声心动图诊断标准为返流束面积小于5cm²,右心房和右心室大小正常,肺动脉压力在正常范围

李晋新 主任医师
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

餐后三小时血糖正常值范围通常应接近空腹血糖水平,即3.9-6.1mmol/L。这一数值反映进食后血糖逐渐回落至基础状态的过程,是评估糖代谢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餐后血糖的动态变化与食物消化吸收、胰岛素分泌及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进食后血糖在30-60分钟达峰,随后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被利用或转化为糖原储存,血糖水平逐步下降

邓春颖 主任医师
胆囊不好有哪三处发黄

胆囊不好时,有皮肤发黄、巩膜发黄及尿液发黄三处表现,这些症状与胆汁排泄受阻导致的胆红素升高密切相关。1.皮肤发黄:胆囊疾病如结石、炎症或肿瘤阻塞胆道时,胆汁无法正常排入肠道,胆红素反流入血并在皮肤沉积,导致全身皮肤呈现黄色,严重者可能伴随瘙痒。2.巩膜发黄:巩膜对胆红素沉积更敏感,常是黄疸最早出现的部位。当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时,巩膜会先于皮肤出现黄染,提示胆道梗阻已较为严重。3.尿液发黄:胆红素通过肾脏排泄,当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时,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导致尿液发黄,呈浓茶色或酱油色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