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急性心包炎主要是针对病因、症状和心脏压塞情况进行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医生会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有气急、呼吸困难者吸氧,取半卧位,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胸痛时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效果不佳时可应用吲哚美辛、布洛芬、秋水仙碱,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药物的敏感度来调节药物剂量,使用时间1-2周或直至心包积液消失。因使用剂量较大,要注意保护胃肠道,预防消化道出血。必要时可使用吗啡类药物。
2、激素
对其他药物治疗积液吸收效果不佳的病人,医生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常用药物有泼尼松。风湿性心包炎时应加强抗风湿治疗,一般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较好。
3、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心包炎时应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并给予足够的剂量和较长的疗程,直至结核活动停止后一年左右再停药。
4、抗生素
化脓性心包炎时医生会选用足量对致病菌有效的抗生素,并向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
手术治疗
1、心包穿刺术
可解除心脏压塞症状和减轻大量渗液引起的压迫症状。医生会从心包插入一根导管,引出多余的积液。化脓性心包炎患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可行心包穿刺抽脓。
2、心包切开引流
化脓性心包炎患者若经抗生素治疗、心包穿刺抽脓后疗效不显著,可考虑心包切开引流,以防止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3、心包切除术
顽固性复发性心包炎病程超过2年、心包积液反复穿刺引流无法缓解、激素无法控制,或伴严重胸痛的病人和心包缩窄时可考虑外科心包切除术治疗。
放化疗
对于肿瘤引起的急性心包炎医生会采用抗肿瘤药行全身治疗。在心包穿刺明确为肿瘤性心包炎后放置引流管,并向心包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或硬化剂抑制恶性心包渗液,缓解临床症状;如果心包炎由淋巴肿瘤、白血病引起则行放射治疗。
心脏检查属于物理检查,用于初步判断心脏轮廓、心脏有无增大,各瓣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