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根据蛇咬伤史、牙痕结合典型症状,推断是否为毒蛇咬伤,然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特异蛇毒抗原,15~30分钟即可明确为何种毒蛇。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但毒蛇攻击时,有时是“干咬”,即咬而不注入毒素或仅少量排毒,此类患者同样具有疼痛、惊恐、焦虑或麻木等不适感,但往往没有或仅有轻微中毒征象。这些情况,患者需留院临床观察至少12小时,如离院后1~2天内发生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鉴别诊断
1、无毒蛇咬伤两者均有蛇咬伤史,可有蛇咬伤口。毒蛇多为2个针尖大牙痕;非毒蛇通常为2行或4行锯齿状浅、小牙痕。毒蛇咬伤一般病情较重,不但局部症状明显,而且很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无毒蛇咬伤病情较轻,仅有轻微局部症状,无全身中毒症状表现,对生命没有危险。可通过蛇毒抗原测定等检查鉴别。
2、昆虫咬伤、荆棘刺伤某些毒虫(如蜈蚣、黄蜂等)咬伤会误以为是毒蛇伤前来就诊,两者均可出现咬伤、头晕、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虫咬伤是指人体在被昆虫叮咬后出现的局部或全身性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出现红色丘疹,全身过敏反应(如全身起红疹、声音嘶哑、胸闷、腹泻、面部肿胀等),还可引起各类感染(如脓疱病、蜂窝织炎、心肌炎等);而毒蛇咬伤的局部症状主要为红肿、疼痛、麻木,全身症状较重,除了感染,还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循环衰竭、急性肾衰竭、出血及凝血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可通过血清学检查、蛇毒抗原测定等检查鉴别。
3、荆棘刺伤荆棘刺伤皮肤可出现伤口出血、疼痛、感染,与毒蛇咬伤类似。但是荆棘刺伤不会出现全身症状,而毒蛇咬伤多有全身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