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的诊断

一般通过患者的典型症状并结合相关的检查,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不过医生在诊断本病时常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如患者是否有阿米巴肠病等。另外,医生在诊断时也常需要排除一些和阿米巴肝脓肿相似的疾病,如原发性肝癌、细菌性肝脓肿、胆石症病等。

诊断依据

1、有上腹痛、发热、肝大和压痛。

2、X线检查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减弱。

3、超声波检查显示肝区液平段。

4、肝穿刺获得典型的脓液、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超声提示阿米巴肝脓肿、血清学检查阳性均提示阿米巴肝脓肿。

鉴别诊断

1、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有阿米巴病史,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肝脏肿大与压痛较显著,可有局部隆起,脓肿常为大型、单个,预后相对较好。细菌性肝脓肿常继败血症或腹部化脓性疾患后发生,起病急,毒血症状明显,肝脏肿大不明显,局部压痛亦较轻,一般无局部隆起,脓肿以小型、多个多见。肝穿刺、血象等可辅助鉴别。

2、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酷似阿米巴肝脓肿。一般不发热,可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进行性消瘦,肝大质硬有结节、经AFP测定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3、胆囊炎、胆石症本病起病急骤,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黄疸,右上腹局部性肌紧张,墨菲征阳性,可通过B超检查帮助确诊,本病B超可发现胆道结石或胆囊肿大。

疾病相关 更多»
脾虚先治肝还是先调脾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胚胎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肝病
乙肝 丙肝 甲肝 戊肝 丁肝 庚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