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患者有明显的神经根性疼痛,运动、感觉障碍自下而上发展,均提示脊髓髓外神经鞘瘤的可能,需作必要的辅助性检查,如脊柱X线、CT、MRI、脊髓造影、脑脊液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除此之外,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脊膜瘤、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皮样囊肿等相似疾病。
鉴别诊断
1、脊膜瘤
常好发于胸椎部位,脊膜瘤很少生长至神经孔或椎旁,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MRI检查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2、黏液乳头型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位于脊髓中央,常好发于下部脊髓、圆锥及终丝,肿瘤易出血、囊变,继发脊髓空洞形成,T2WI上肿瘤周边常见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增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而脊髓内神经鞘瘤为非中心性生长,好发于颈、胸髓,当发生于下部脊髓时,二者较难鉴别,可通过典型表现、病史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加以鉴别。
3、皮样囊肿
即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是胚胎中期遣留在周围胚胎中的外胚叶所形成的一种囊肿,出生时即存在,有一与周围组织紧密相连的完整囊壁,囊内为碎屑状物,呈糟样,大多同时含有毛发和皮脂。MRI信号混杂,可见双低或双高信号。
1、雪旺细胞瘤
雪旺细胞瘤是最常见的神经鞘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40~60岁为高峰发病年龄组。无明显性别差异,虽然可以发生在周围神经的任何部位,但最常见部位是第8对颅神经的前庭神经部分和脊神经感觉根。
2、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型(NF1)病人,发生于硬膜内时,最常起源于脊神经感觉根。由于神经纤维瘤经常广泛分布于神经纤维上,因此要完全保留受累神经功能,完全切除肿瘤往往极为困难。
3、恶性神经鞘瘤
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是指包涵一组起源于周围神经的一组不同类的肿瘤,有明确的细胞恶性
椎管内神经鞘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椎管肿瘤,患者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括约肌功能紊乱的情况,还会出现明显的神经根性疼痛,感觉功能也会逐渐出现衰退,可以通过椎管造影和脊柱x线检查进行确诊,对于椎管内神经鞘瘤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后可以再配合放射治疗。
动眼神经受损能否恢复正常,主要取决于损伤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动眼神经是第Ⅲ对颅神经,主要支配眼外肌运动,同时还管理部分眼内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运动以及瞳孔的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动眼神经受损后,可出现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以及调节反射消失等症状。1.损伤程度:如果动眼神经只是轻微受损,比如受到压迫、牵拉等,经过及时治疗,如解除压迫、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神经功能可能会逐渐恢复,患者的预后较好。但如果动眼神经完全断裂,或者受损后没有及时治疗,神经功能可能无法恢复,患者的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