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强调个体化综合性治疗,应根据肿瘤大小、位置、形态、生长速度、患眼及对侧眼的视力、年龄、全身情况、心理因素等选用合适的、不同的治疗方法,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疗法。
药物治疗
全身转移的患者可使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IL-2)、TNF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1、肿瘤局部切除术
术前要进行详细的检查,确定肿瘤大小及位置,注意是否已有转移。局部切除手术由于操作复杂、损伤大、容易扩散,并未广泛开展。
(1)经巩膜局部切除或部分板层巩膜脉络膜切除术:适用于位置比较靠前及睫状体部较小的肿瘤。
(2)经眼内玻璃体手术联合肿瘤切除术:适用于后部小范围的脉络膜黑色素瘤。
2、眼球摘除术
主要适用于肿瘤继续发展、后极部肿瘤累及视神经、肿瘤较大可致失明、继发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者。但在适宜条件下,有希望挽救视功能的应争取保留眼球。
3、眼眶内容摘除术
肿瘤已向眼外蔓延者,可考虑眼眶内容摘除术。手术后应密切观察,定期进行眼部和全身复查。
放化疗
1、放射治疗
可单独使用,亦可在眼球摘除前使用以减少肿瘤转移的可能。此方法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缩小瘤体,最终在肿瘤部位形成瘢痕,但有些肿瘤在治疗后不能完全消失或肿瘤复发。巩膜表面敷贴放射治疗是最常用的方式,常用的放射源有106Ru、125I、90Sr、103Pt等,适用于肿瘤高度为10mm以内、直径小于16mm的患者。
2、化疗
通常仅用于全身转移或眼球外侵犯的病例,目前疗效还不确定,仍然需要更进一步观察。
其他治疗
1、局部光凝
适用于后部直径≤3mm,厚≤2mm者。尽管激光光凝曾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某些体积较小的脉络膜黑色素瘤,但临床结果表明治疗后肿瘤复发率高,光凝已很少单独用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治疗。
2、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适用于肿瘤位于后极部,直径≤3mm、厚2-5mm,无局部或全身转移,屈光间质透明者。
3、局部冷凝
适用于瘤体位于赤道部及赤道部之前者。
这种情况建议您应该到正规公立医院的眼科进行复查,看是否有转移复发的情况。脉络膜黑色素瘤是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细胞组成的肿瘤是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如果是有转移复发的情况,那么需要根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方案,有可能会进行相应的化疗或者放疗。
腹主动脉瘤术后大便不正常可能是由于手术后的麻醉药物、术后用药、生活饮食等因素引起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大便不正常的情况。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同时,要尽量避免食用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因等,以免刺激肠道。其次,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固定的时间排便,可以让肠道逐渐养成规律的蠕动,对于改善大便不正常有一定的帮助。此外,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能够软化粪便,减少便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