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热
Q热的治疗

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尽早接受治疗。抗生素治疗对Q热有效,以多西环素为首选,根据病情还可联合用药。此外,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心功能不全者还应酌情予以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

1、有剧烈头痛和严重神经系症状者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

2、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采用强心剂。

3、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伴低血容量者可考虑补充血浆、右旋糖酐等,并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肝素等。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

4、有继发细菌感染,按发生部位及细菌药敏给予适宜抗菌药物。

5、如果患者还存在肝炎、肌炎、肺炎等并发症时,则应该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

一般治疗

1、口腔护理和更换体位极为重要,以防发生口腔感染、肺部感染等。

2、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供应足够水分,每日成人量宜为3000ml左右,年老者及有心功能不全者酌减,以保证每日排尿量在1000-1500ml。

药物治疗

1、多西环素

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疗程一般为14日,疗程不宜过短以防复发,复发再治仍有效。

2、四环素与氯霉素

对该病也具相当疗效。四环素或氯霉素一般于48小时后退热,热退后剂量可酌减或减半,连用1周。

3、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

慢性Q热可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疗程数年。

4、四环素与甲氧苄氨嘧啶或林可霉素联用

适用于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疗程应长。注意随访和预后保健,预防复发。

手术治疗

对心内膜疾病的患者,在抗菌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

疾病相关 更多»
鼻流清涕是风寒还是风热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

杨海弟 主任医师
干咳无痰是肺热还是寒

干咳无痰多是肺热所致。中医认为,当外邪侵袭或体内阳热过盛,肺内蕴热,炼液为痰,壅塞气道,肺气失于宣降,就容易引发干咳无痰的症状,同时还伴有一系列热证表现。肺热引发的干咳,往往咳嗽声音较为高亢、剧烈,且频率较高。患者常伴有咽喉肿痛,这是因为肺经与咽喉相通,肺热上炎,熏灼咽喉;口鼻干燥也是典型症状,热邪易耗伤津液,导致口鼻黏膜失去滋润;此外,还可能出现发热、流黄涕、舌苔黄腻等表现。部分患者由于肺热炽盛,灼伤肺络,甚至会出现痰中带血的情况。针对肺热引起的干咳无痰,治疗上应以清热宣肺、止咳化痰为主

陈丽 副主任医师
感冒打喷嚏流鼻涕是风寒还是风热

患者除打喷嚏、流鼻涕外,鼻涕多为清稀色白,常伴有怕冷重、发热轻,则为风寒;若患者打喷嚏、流鼻涕时,鼻涕颜色通常发黄、质地黏稠,则可能是风热。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由人体外感风寒之邪所致。患者除打喷嚏、流鼻涕外,鼻涕多为清稀色白,常伴有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咳嗽且痰液清稀等症状,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浮紧。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导致恶寒;肺气失宣,进而出现呼吸道症状

曾科学 主任医师
咳嗽无痰属于风寒还是风热

咳嗽无痰在中医辨证中既可能属风寒,如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等情况时;也可能为风热或燥热伤津,如干咳伴咽痛、舌红苔黄等情况。1.风寒咳嗽:多因外感寒邪,肺气闭郁,初期可表现为干咳无痰,伴明显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清涕,舌淡苔白。寒邪束表,津液未伤,故痰少或无痰,但随病程进展可能转为白稀痰。2.风热咳嗽:热邪犯肺,灼伤津液,常见干咳或痰少黏黄,伴发热重、咽红肿痛、口渴、舌红苔黄。若热盛耗津,亦可表现为无痰,但多有咽干、小便黄等热象

曾科学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