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患者经历过不良生活事件的病史,患者焦虑、抑郁、退缩等表现,多可对本病进行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抑郁症和人格障碍相鉴别。
诊断依据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
2、有理由推断易感个性、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作用。生活事件发生前患者精神状态正常,很多其他人都能顺利处理此类事件而无任何异常,可患者却有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证据。
3、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表现为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缺乏等。
4、存在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5、社会功能受损。
6、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诊断标准至少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鉴别诊断
1、抑郁症抑郁是适应性障碍患者的常见症状,应与抑郁症相鉴别。一般来讲,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较重,常出现消极念头,甚至自杀企图和行为。症状有昼夜节律变化,且发病时精神因素不甚明显,既往有抑郁或躁狂发作史,也可有家族史。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一般发病于早年,且无明显的应激源,常有多年持续的人际适应不良史。有时人格障碍患者可被应激源所加剧,但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如果人格障碍患者在应激源作用下出现了新的症状,且符合适应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则应作出适应性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双重诊断。
前庭功能障碍一般指前庭功能紊乱,可出现眩晕、平衡失调、听力下降、眼球震颤等症状,可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一、症状1、眩晕:站立或行走时感到眩晕,可能伴有天旋地转的感觉,甚至恶心呕吐。2、平衡失调:表现为走路不稳、步态蹒跚、容易跌倒,以及肢体麻木、烧灼感或蚁走感等异常感觉。3、听力下降:前庭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前庭神经受损,进而引起听力下降,表现为听觉迟钝、重听、耳鸣等。4、眼球震颤:眼球可能出现不自主的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