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尿毒综合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基本原则,包括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控制贫血、积极处理少尿、高血压。血浆治疗和透析为本病一线治疗方法。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除上述治疗方法外,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症治疗

1、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补充累及损失及继续损失。

2、不能进食或腹泻严重者给予胃肠道外营养支持,以免加重氮质血症及出现严重低蛋白血症。

3、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果患者有明显水肿及高血压,限制钠摄入。患者血钾偏高应限制钾摄入量,血钾>6mmol/L者,应紧急处理。

4、当本病患者血细胞比容下降到15%或血红蛋白<60g/L时,可输注新鲜红细胞悬液。一般避免输血小板,但若有活动性出血,或血小板<20×109/L时则需要输注。

一般治疗

1、本病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2、本病患者需去除不良因素,戒烟、忌酒。

3、本病患者住院期间需每日监测血压、血氧、腿围等。按医嘱复查血常规、生化全项、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等。

4、高分解代谢者应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1、控制高血压

可以选用RASS阻滞剂或者钙离子拮抗剂,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缬沙坦、硝苯地平等。

2、控制感染

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治疗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胃肠道感染。有菌血症时使用相应抗生素。对于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可应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对于由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导致的慢性肾衰竭的患者,以及对血浆治疗产生抵抗或依赖性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可以考虑肾移植。可将移植肾放在覆膜后的髂窝,肾动脉与髂内或髂外动脉吻合,肾静脉与髂外静脉吻合,输尿管经过一段膀胱浆肌层形成的短隧道与膀胱黏膜吻合,以防止尿液回流,通常在输尿管膀胱吻合放置双“J”管以防止输尿管并发症。然而即使进行肾移植,本病的复发率和移植物丧失的发生率均较高,一般不推荐。

其他治疗

1、血浆治疗

血浆置换是对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重症患者,特别是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对MCP基因突变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无明显疗效,因为MCP是膜蛋白而不是血浆因子。血浆治疗包括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前者能补充患者需要的补体成分,后者能去除突变的因子、内源性可溶性补体抑制因子、H因子抗体及可能存在的参与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凝集的炎症和血栓形成因子。因此本病首选血浆置换,尽可能在24小时内开始。

2、血液透析

约50%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儿需要透析治疗。早期透析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一般采用腹膜透析,对有严重结肠炎或腹膜炎者需采用血透或超滤。透析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但能纠正液体、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待疾病缓解。

相关解析
王婷 副主任医师

肾内科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小儿溶血尿毒综合症能不能治?

如果孩子是得了这种疾病,其实也是可以治疗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建议是选择用一些手术一般指的是换肾手术或者是选择用一些血液透析的办法来治疗但是血液透析一般也就是缓解患者的病情,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治愈这个疾病的。所以应该是引起高度的重视。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肾病
慢性肾炎 肾盂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炎 IgA肾炎 急进性肾炎
器官移植
肝移植 肾移植 心脏移植 胚胎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尿液
肾结石 肾积水 肾衰竭 慢性肾炎 肾癌 肾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