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

什么是鼠咬热?

  • 发病部位:全身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感染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发热
  • 注意事项:
什么是鼠咬热?

鼠咬热,即鼠类鼻咽部或口咽部寄生菌如念珠状链杆菌或小螺菌通过咬伤进入人体导致感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哈佛希耳热,是一种以啮齿动物咬伤为媒介而传播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由小螺菌所致者有回归型高热、硬结样溃疡、局部淋巴结炎、皮疹等症状。由念珠状链杆菌所致者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和多关节炎。

鼠咬热的病因

在被啮齿类动物(主要为鼠类)咬伤或抓伤后,小螺菌或念珠状链杆菌可从皮肤破损处进入人体,从而导致鼠咬热。基本病因鼠咬热的病变为非特异性。病原菌从伤口进入人体,继而沿淋巴系统侵入局部淋巴结,生长繁殖后导致...

查看更多»
鼠咬热的症状

鼠咬伤后约1%~10%的人会出现鼠咬热病原体感染症状。小螺菌鼠咬热和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的症状不同。小螺菌鼠咬热主要表现为咬伤处疼痛、肿胀发紫、坏死、结痂、硬结性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寒战、高热、恶心、...

查看更多»
鼠咬热的治疗

治疗原则被鼠咬伤或抓伤后,需要立即用酒精洗净包扎,并加注破伤风抗毒素。鼠咬热以药物治疗为主,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切开排脓。对症治疗1、高热时需使用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物以防虚脱。2、进...

查看更多»
鼠咬热疫苗多久打一次? 更多»

一般来说都是半年打一次,打疫苗期间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调理,外加一些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去医院做一个血常规检查,看看情况是不是特别严重。适当锻炼自己的身体不要过度劳累。如果效果不好的话,还可以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效果会很不错的。

相关医生 更多»
周利军

周利军 副主任医师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感染科

擅长: 发热等感染性疾病,常见肝病的诊断治疗。

相关医院 更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电话:021-52889999(本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东院: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近明月路);北院:宝山区陆翔路108号(镜泊湖路518号);江苏路分部:江苏路796号;静安分院: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肝病门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1040号;西院:闵行区金光路958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电话:021-34186000(总机...

地址:总院: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永嘉路口);北院:嘉定区嘉定新城中心区(马陆镇)希望路999号;远洋分院: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174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总机:0571-872361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79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电话:010-84702288(预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8号

疾病相关 更多»
被仓鼠咬出血没有处理会有事吗

被仓鼠咬出血没有处理可能引发感染或传播疾病,建议立即清洗消毒伤口,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被仓鼠咬出血后,若未及时处理,确实存在潜在风险。仓鼠口腔中携带多种细菌,咬伤后细菌可能侵入伤口,导致局部感染,出现红肿、疼痛甚至化脓等症状。虽然仓鼠传播狂犬病的概率极低,但理论上仍可能携带其他病毒,对免疫力低下者构成威胁。此外,若伤口较深且污染严重,还可能增加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风险。因此,被咬后不能掉以轻心,必须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
怀孕可以喝热可可吗

怀孕期间适量饮用热可可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并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添加剂。热可可是一种由可可粉和热牛奶或水混合而成的饮品。可可粉富含抗氧化剂和矿物质,如镁和铁,有助于补充孕期妇女的营养需求。此外,深色巧克力中所含的可可成分还被认为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和情绪状态。然而,怀孕期间饮食需谨慎,包括饮用热可可。尽管热可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中也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影响胎儿的发育或出生体重。因此,专家普遍建议孕妇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