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
鼠咬热的症状

鼠咬伤后约1%~10%的人会出现鼠咬热病原体感染症状。小螺菌鼠咬热和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的症状不同。小螺菌鼠咬热主要表现为咬伤处疼痛、肿胀发紫、坏死、结痂、硬结性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泻、谵妄、昏迷等;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关节红肿疼痛等。

典型症状

1、小螺菌鼠咬热

(1)潜伏期2~3周,长者可达4个月左右。鼠咬后伤口如无继发感染,可于数日内暂时愈合。

(2)经潜伏期后(多在1~4周后),急骤发病。原已愈合的咬伤处疼痛、肿胀发紫以及坏死,其上覆以黑痂,脱痂后成为硬结性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质韧,并有压痛,但不粘连。

(3)全身症状表现为突然寒战、高热、体温迅速上升至40℃左右。发热类型多为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体温的现象),发热持续3~5日后,于1~2天内在大汗中体温急剧降至正常。

(4)严重者有恶心、呕吐、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昏迷、颈强直等),脾常肿大,肝亦可触及。

(5)全身症状可于热退后随之消失。经3~9日间歇期后,体温又复上升,毒血症症状又重新出现,局部伤口及淋巴结肿大也常增剧。此种发热、退热常出现6~8次,共持续数周至数月,甚至达1年以上,但多在2月内发热消失,临床症状逐次减轻,之后趋于痊愈。临床上有发作1~2次的顿挫型和多次发作的迁延型。

2、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

(1)潜伏期为3~21天,一般为2~3日。咬伤处很快愈合,无硬结样溃疡形成,局部淋巴结亦无明显肿大。

(2)潜伏期后多表现为突起高热,发热类型呈间歇热(体温突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一段时间后又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如此反复发作的现象)或不规则热(体温升高无一定规律,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可于2~3日后缓解,但又迅速上升而呈马鞍形。复发少见。

(3)75%患者于病程1~3日出现皮疹,一般为斑丘疹,呈离心性分布,也可表现为瘀点、瘀斑,偶成脓疮。手掌以及足底也可有皮疹。皮疹可持续1~3周,大约20%疹退后出现脱屑。

(4)约50%~70%患者在病后2周,可出现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痛或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是本病特征,以大关节多见,非游走性,可有纤维蛋白渗出液,常多个关节同时或相继受累,如膝、踝、腰、手掌、肘、肩关节等。

(5)婴幼儿患者以腹泻以及体重减轻较多见。

伴随症状

1、小螺菌鼠咬热

(1)常伴有淋巴管炎,在皮肤表面可出现红线。

(2)高热时常伴有头痛、乏力、出汗、肌痛、关节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3)可伴见全身皮疹,桃红色,多有痒感。

2、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高热时可伴有寒战、呕吐、头痛、剧烈背痛、关节酸痛等毒血症症状。

并发症

1、小螺菌鼠咬热常见并发症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局部化脓性感染等。小螺菌鼠咬热多次发作的迁延型常伴有肾炎、肝炎、心肌炎、脑膜炎和贫血等并发症。

2、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患者可能于急性期并发支气管肺炎,也可有肝脓肿、脾脓肿、皮肤脓肿形成和脑炎、胰腺炎、腮腺炎、前列腺炎等。婴幼儿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在原有心脏瓣膜病变的患者中更易发生。少数未经治疗者可伴发贫血。

疾病相关 更多»
被咬后红肿一大块还硬

被蚊虫咬后红肿一大块还硬,可能是不良刺激、皮肤过敏、虫咬性皮炎、荨麻疹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对因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1、不良刺激:被蚊子咬了一大片之后,如果局部出现了有硬的症状,多数是受到不良刺激造成的充血水肿症状引起的。可以使用肥皂水或流动自来水清洗10~15分钟,能够改善不适症状。2、皮肤过敏:如果个人属于过敏性体质,被蚊虫咬后可能会释放出大量的组胺类物质,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张文娟 主任医师
鼻子出热气是风寒还是风热

鼻子出热气既有可能是风寒,也有可能是风热,还需要根据伴随症状、体征等综合进行判断。1.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由寒邪入侵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清涕、喉咙痛等。在风寒感冒初期,由于寒邪阻滞了气血运行,导致鼻腔内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从而产生热气。2.风热感冒:风热病邪属热邪,具有炎症、发热等特点,通常会有咳嗽、喉咙痛、头痛等症状。当风热邪入侵人体,会导致热气上升,所以会出现鼻子出热气的情况。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室内的温湿度适宜,建议温度在18-20℃,适度在50%-60%之间

刘红亮 副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

疾病专区 更多»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传染病
肺结核 腮腺炎 麻疹 猩红热 百日咳 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