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龙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淮北市人民医院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导致肝脏受损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这是由于所有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脏来进行代谢所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在CT影像上主要表现为肝脏外部轮廓发生改变,表现不光滑,左右肝脏严重失调、有胆汁淤积以及胆色素的沉淀、肝实质密度异常等。
当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会对肝脏造成损害。特别是,两种或多种药物的不适当组合将导致某些肝细胞坏死,并伴有厌食、肝脏不适、腹胀、恶心、疲劳、失眠等症状。在实验室检查中,最早和最常见的是血清转氨酶、黄疸和胆红素的升高。药物性肝损伤的症状与急性病毒性肝炎非常相似。如果患者不注意用药,容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
目前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中,对肝损伤风险相对较低的主要是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其肝代谢依赖的细胞色素P450酶较少,对肝功能影响较小。1.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部分通过肝脏代谢,但对P450酶依赖程度较低,且有肾脏排泄途径,对肝脏影响相对较轻,尤其适合轻中度肝功能不全者。2.脂溶性他汀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对肝脏负担相对较重,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转氨酶升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