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突发的呼吸困难、血压骤降、出血等。

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发生在阴道分娩、剖宫产、刮宫术或产后30分钟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了解血小板凝血功能情况,血小板数值过低,容易发生血管、内脏出血。

血气分析:可辨别是否因羊水栓塞引起呼吸衰竭。

血液生化检查:羊水显微镜检存在有形成分。

超声心动图:可以监测心脏及其血管血流,是否受到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

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凝血功能检查:可用于协助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浆D-二聚体检查:对出现凝血障碍有判断意义。

羊水栓塞的类型

典型羊水栓塞

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低血压、尿少尿闭、氮质血症、抽搐、昏迷、子宫出血。

不典型羊水栓塞

孕期仅有呼吸急促、憋气或无明显症状,产后出现大出血或肾功能衰竭。

相关解析
张延新 副主任医师

产科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剖腹产会羊水栓塞吗

剖腹产就有可能会出现羊水栓塞的现象。羊水栓塞是产科比较严重的情况,这种疾病的发生率比较低,但是死亡率相对比较高,一般主要是在做手术的过程中,羊水通过破损的血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就有可能会出现羊水栓塞的现象。一般剖腹产的发生率要比顺产几率高。

观看问答
周兰萍 副主任医师

产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羊水栓塞早期诊断依据

羊水栓塞主要通过排他性诊断,所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它有几个特点,一般多发生在分娩前两小时和产后半小时,但其中有30%到40%的人群,会有前驱症状,如胸闷、胸慌、气急、气短,还可以出现胎心的一些改变。假如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了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低氧血症、心脏骤停、呼吸困难、凝血功能障碍或者产后出血等,这些情况可以诊断为羊水栓塞。临床上发现羊水栓塞的情况,首先要进行综合评估,及早发现来纠正低氧状态和凝血功能性障碍,可以有效改善羊水栓塞的结局。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羊水深度正常范围

羊水深度的正常范围一般在3-8厘米之间,这一指标是孕期评估胎儿健康的重要依据。羊水深度是通过超声检查测量孕妇腹部单一象限羊膜腔内最深部位的深度值。当羊水深度小于3厘米时,提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可能由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胎盘功能减退、孕妇脱水等原因引起,会导致胎儿肢体与羊膜相连,造成胎儿肢体离断,还可能影响胎儿肺部发育,增加胎儿窘迫、难产的风险。若羊水深度大于8厘米,则属于羊水过多

高羽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分娩
剖腹产 肩难产 无痛分娩 引产 产力异常性难产 阴道分娩
胎儿疾病
血友病 白化病 马凡氏综合症 猫叫综合征 半乳糖血症 唐氏综合征
母婴传播疾病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水痘 风疹 弓形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