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质血症可分为肾性氮质血症、肾后性氮质血症、肾前性氮质血症和肾外性氮质血症。肾性氮质血症可由肾小管-间质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病变、继发性肾病以及肾血管病变所致,肾后性氮质血症多由尿路结石、膀胱出口梗阻等所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因大出血、严重外伤、挤压综合征、烧伤、脱水或大剂量使用利尿剂等所致,肾外性氮质血症常见的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肠源性氮质血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脑血管病等。
1、肾性氮质血症
(1)肾小管-间质疾病:肾缺血、肾中毒(药物、蛇毒、生鱼胆、毒草、造影剂、重金属、有机溶剂、有机磷农药、灭鼠药和海洛因等)、异型输血后、严重感染、轻链肾病及高钙血症等均可引起肾小管坏死或急性间质性肾炎,导致氮质血症。
(2)原发性肾小球病变:主要有各型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重症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
(3)继发性肾病:主要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痛风肾病、肾淀粉样变性、多囊肾、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Fabry病(弥漫性躯体性血管角化瘤)、指甲-髌骨综合征等。
(4)肾血管病变
见于肾动脉栓塞和肾动、静脉血栓形成等。
①肾动脉栓塞常发生于房颤、心肌梗死后附壁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②肾动脉血栓形成常由肾动脉创伤(如肾动脉腔内球囊扩张术、肾动脉造影)引起。
③肾静脉血栓形成常并发于肾病综合征,尤其是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
2、肾后性氮质血症
引起肾后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分别是尿路结石、膀胱出口梗阻(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硬化)、神经源性膀胱、泌尿系统肿瘤或直肠癌、结肠癌、女性盆腔肿瘤术后,浸润性转移引起的尿路梗阻。其他原因有腹膜纤维化、盆腔脂肪增多症。另外,输尿管和肾盂的先天性或后天获得畸形、狭窄的基础上有血块或坏死肾组织阻塞也导致尿路梗阻。
3、肾前性氮质血症
各种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灌注量减少的因素均可致肾前性氮质血症。常见的病因有大出血、严重外伤、挤压综合征、烧伤、脱水或大剂量使用利尿剂等。
(1)有效血浆容量减少:见于休克、肾病综合征、肝功能衰竭、应用血管扩张药及麻醉药后。
(2)心排出量减少:见于心源性休克、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压塞、急性肺梗死及持续正压机械辅助通气等。
(3)肾血流动力学自身调节紊乱:常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前列腺素抑制剂和环孢素A等引起,上述药物常在肾脏低灌注情况下引起急性肾衰竭,出现氮质血症。
4、肾外氮质血症
由肾脏或泌尿系统以外的疾病所致的血尿素氮增高,称为肾外氮质血症。常见的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肠源性氮质血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脑血管病、晚期肝硬化、肝移植、大面积烧伤、流行性出血热等。正常人一次摄入过多的蛋白质或在饥饿的状态下可出现一过性的氮质血症。
氮质血症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失代偿期,现在国内导致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到上级大医院挂肾内科就诊,先向接诊医生说清楚自己的症状表现经过,在进行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等等检查,根据肾功能等等检查的结果选择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