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的主要原则为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原发感染,迅速排出胸腔积脓。消除脓腔,促使肺复张,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
一般治疗
脓胸时蛋白渗出量大,且感染本身对机体损害较大,患儿可很快出现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及贫血。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如给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必要时配合静脉高营养及肠道营养,需要时可输血、血浆、多种氨基酸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等。
药物治疗
1、抗感染治疗
根据脓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适当选用两种有效的抗生素联合应用。细菌培养结果未知之前,可选用广谱抗生素;疑有厌氧菌感染者可用甲硝唑治疗;结核菌感染者应抗结核治疗;真菌感染者抗真菌治疗。
2、镇咳剂
咳嗽剧烈者给予镇咳剂。
手术治疗
慢性脓胸应改进原有脓腔的引流,根据情况选择开胸纤维板剥脱术、胸膜肺切除或胸廓成形术等。
其他治疗
1、胸腔抽液
应及早反复进行,可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尽量将脓液抽尽。穿刺排脓后的次日应行胸部透视,脓液增长较快的应每天一次将脓抽尽,否则可隔日一次,直到脓液消失为止。
2、胸膜腔闭式引流
本方法适用于有以下情况者:
(1)患儿年龄小,中毒症状重;
(2)脓液黏稠,反复穿刺排脓不畅或包裹性不易穿刺引流;
(3)张力性脓气胸;
(4)有支气管胸膜瘘或内科治疗1个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或胸壁已并发较严重感染者。
3、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
本治疗方法可分离包裹性脓胸,使脓胸引流完全。也可清除肺表面的纤维素,直视下准确地放置引流管,达到促使肺复张和消灭脓腔的目的。
红霉素软膏主要作用是消脓,而非催脓。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核心成分红霉素对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及非典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减轻炎症反应来消除局部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当皮肤出现破损、感染时,涂抹红霉素软膏可形成保护膜,阻止外界细菌侵入,同时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对于已化脓的伤口,需先清洁消毒,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后,再涂抹药膏以发挥最佳效果。若伤口化脓严重,单纯使用红霉素软膏可能不足,需结合口服或静脉抗生素,甚至清创引流等外科处理
中耳炎里面的脓不能自行掏挖。自行掏挖不仅难以彻底清除脓液,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感染扩散,加重病情,正确处理方式是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中耳炎产生的脓液积聚在中耳腔或外耳道内,其成分包含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和细菌等。自行掏挖时,若工具未经消毒,易将细菌带入中耳,引发二次感染;掏挖过程中,尖锐工具可能损伤脆弱的鼓膜,造成穿孔,影响听力;用力不当还可能将脓液推向深处,导致感染扩散至内耳或颅内,引发严重并发症。当发现耳内有脓液时,应尽快前往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