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通过患者的病史、尿液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病理检查、体格检查等检查可以做出诊断,诊断过程中会排除动脉粥样硬化肾血管病等疑似疾病。
鉴别诊断
1、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良、恶性高血压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异常在前,高血压在后,而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患者高血压则先于肾损害十余年。对于病史不清者,尤其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例者,慢性肾炎继发的良性高血压多无高血压的家族史,且好发于青中年,常见水肿,肾性贫血较明显,病程进展较快,多死于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则需要结合病理穿刺结果进行鉴别。
2、动脉粥样硬化肾血管病
首先肾小动脉硬化症需高血压持续十余年才出现肾损伤,而动脉粥样硬化肾血管并无此规律,其次动脉粥样硬化肾血管病患者腹部有时可闻及收缩期或双期杂音,而肾小动脉硬化无,B超检测肾脏大小及核素检查GFR,动脉粥样硬化肾血管病患者常两肾不对称,而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两肾一致;最后选择性肾动脉造影能证实动脉粥样硬化肾血管病存在肾动脉狭窄,而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无,可以帮助鉴别。
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需与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相鉴别,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多无高血压病史,血压上升速度较慢,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呈中度,眼底的变化多为肾炎的眼底变化,多无心脑并发症,肾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新月体肾炎。
4、肾动脉狭窄
肾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肾功能缓慢进行性减退。由于肾小球对缺血敏感,故其功能减退常在先,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及渗透压降低等远端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表现;而后肾小球功能才受损(肾小球滤过降低,进而血清肌酐增高),尿常规改变轻微(轻度蛋白尿,可出现少量红细胞及管型);后期肾脏体积缩小,两肾大小常不对称(反映两侧肾动脉狭窄程度不等)。该病做肾活检后,可以根据病理结果进行鉴别。
根据病情进展的快慢分为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与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肺动脉压力正常范围通常被定义为在静息状态下,血液流经肺动脉时对其血管壁施加的压力一般保持在20-25mmHg之间,这一指标对于评估心肺系统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预测肺动脉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至关重要。肺动脉压力是指血液在肺动脉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正常的肺动脉压力有助于维持心肺功能的正常运行,确保血液能够有效地从右心室流向肺脏进行氧合。当肺动脉压力超过正常范围时,可能意味着存在肺动脉高压等心肺疾病的风险。相反,如果肺动脉压力过低,则可能影响血液的氧合和循环,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肾动脉造影通过造影剂注入静脉,使肾脏血管和肾实质显影,可用于诊断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