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

诊断

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多种影像学检查来综合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颈部神经鞘瘤、颈动脉瘤、颈动脉分叉扩张症、恶性淋巴瘤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鳃裂囊肿、腮腺囊肿等疾病。

鉴别诊断

1、颈部神经鞘瘤

是由神经鞘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颈部以迷走神经、交感神经的神经鞘瘤最多见。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的内侧,常将颈动脉分叉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推向外侧,与颈动脉无黏附关系。肿瘤呈实质性,质地韧,表面光滑,无搏动感。阻断颈动脉,肿块无缩小。CT及血管造影见肿瘤无明显造影剂染色现象。

2、颈动脉瘤

以颈内动脉瘤最多见。有很强的搏动感,体格检查时压迫近端颈总动脉后肿块立即消失。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3、颈动脉分叉扩张症

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且多伴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为颈动脉分叉区轻度扩张,易误认为颈动脉体瘤。体格检查时压迫颈总动脉肿块立即萎缩消失。

4、恶性淋巴瘤或转移性恶性肿瘤

恶性淋巴瘤及鼻咽部、甲状腺的恶性肿瘤有时可侵犯颈部淋巴结,表现为颈部无痛性肿块。与颈动脉体瘤不同的是肿块常有多个,质地硬,生长迅速,无搏动感。体格检查压迫颈总动脉后肿块无缩小。恶性淋巴瘤往往伴有全身症状,而鼻咽部、甲状腺的转移性癌可发现原发病灶。

5、鳃裂囊肿

常位于颈总动脉分叉的上方,为囊性肿块,与颈动脉无密切关系,无搏动感。如并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炎性表现。

6、腮腺囊肿

一般位于耳垂下方,质地硬,大多呈分叶状。

颈动脉体瘤的类型

1、根据生长形态分类

颈动脉体瘤根据生长形态分为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外鞘内的局限型和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围绕颈总、颈内及颈外动脉生长的包裹型。

2、根据肿瘤性质分类

颈动脉体瘤可分良性和恶性两类。据报道有2%~8%的颈动脉体瘤是恶性肿瘤。

3、其他

颈动脉体瘤可分散发性和家族性两类。散发性颈动脉体瘤双侧发病率为5%,家族性颈动脉体瘤双侧发病率可达32%。

相关解析
黄建华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颈动脉瘤和颈动脉体瘤有什么区别

颈动脉瘤是指颈部的动脉壁发生扩张,形成囊状的肿块,称之为颈动脉瘤。颈动脉体瘤是指,颈动脉的分叉区的血管的外壁,一个化学感受器的这样组织,这种组织增生出现实质性的肿块,所以这两个发生的部位,和的性质是是完全不一样的。颈动脉瘤是血管的扩张,颈动脉体瘤是血管外面的实质性的肿块,这样肿块还可以包绕颈动脉的分叉的部分,包绕颈内动脉包绕颈外动脉还有包绕颈总动脉,所以它的危害性,是包绕血管而不是血管破裂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神经鞘瘤手术最坏结果

神经鞘瘤手术的最坏结果主要包括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并发症、肿瘤残留或复发。1.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导致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肌肉萎缩,甚至瘫痪,若影响面部神经,还可能出现面瘫等情况。2.严重并发症: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感染,如脑膜炎、脑脓肿等,以及脑脊液漏,这些情况都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3.肿瘤残留或复发:如果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紧密,手术难以完全切除,残留的肿瘤组织可能复发,需要再次手术或进一步治疗

潘琪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颈部CT
颈部CT

颈部CT检查影像可用于颈部软组织、甲状腺、颈部淋巴结的诊断。其平扫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一般是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影其检查技术分为颈动脉造影、

MRI检查
MRI检查

MRI检查分辨率高可用于检查软组织、关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其局

颈部MRI
颈部MRI

颈部MRI对于检测软组织病变有一定作用,并且可以检测出癌变术后情况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其检查技术分为颈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评

疾病专区 更多»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