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起病缓慢,有乏力、疲劳等症状,之后可出现出血、血栓和栓塞、脾大等表现。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一般无特殊症状,或表现为原发病症状。

典型症状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状有:

1、乏力

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少数患者体检时发现有血小板增多,此时仅表现为乏力、疲劳。

2、出血

常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呼吸道出血、消化道出血,皮肤及黏膜瘀斑少见,出血常呈发作性,间歇期较长。有时可因手术后出血不止而被发现。偶有脑出血,引起死亡。

3、血栓

血栓发生率较出血少,肢体血管栓塞后,可表现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呕吐。肺、脑、肾栓塞会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4、脾大

50%~80%患者有脾大,多为中度,巨脾少见。约半数患者肝轻度肿大,一般无淋巴结肿大。

并发症

主要为出血、血栓形成。

相关解析
孙明丽 副主任医师

血液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血小板增多症有什么治疗方法

正常人的血小板在100到400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血小板数目如果超出这个水平,就叫做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血液内科,血液肿瘤科室等。血小板增多症见于儿童或者是成人,在治疗方面可以选择两种方法,一种是血小板升高不明显,可以选择用抑制血小板生成的药物,明显增多的话,就需要用血小板单采仪进行治疗。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外周血涂片检查
外周血涂片检查

外周血涂片检查是血液细胞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经济、快捷、不增加患者痛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

全血黏度是一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指的是血液流动时,包括血浆以及所有血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