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患者可能有家族发病史。
2、临床表现:根据采集的临床表现,如情绪高涨、行为鲁莽、爱管闲事、讲话滔滔不绝、易分心、自我膨胀,或情绪低落、行动迟缓、感觉自身无价值或有负罪感,精神萎靡、懒散怠惰等,结合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规律、对患者的生活影响程度等,可对照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3、心理量表:常用的有杨氏躁狂量表(YM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蒙哥马利-艾斯伯格抑郁评分量表(MARDS)等,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效果。
4、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可用于排除其他脑部疾病。
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将躁郁症分为:
1、双相障碍Ⅰ:至少1次躁狂发作,可伴或不伴抑郁交替发作。
2、双相障碍Ⅱ:至少1次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未有充分躁狂发作史。
3、环性心境障碍:2年内多次出现轻躁狂及抑郁症状,但症状均未达到躁狂发作及抑郁发作的标准,出现的症状可长达2个月或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