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不同的证型,其治疗原则不同。心阴虚证的治疗原则为滋补心阴,清心安神;肺阴虚证的治疗原则为养阴润肺;肝阴虚证的治疗原则为滋养肝阴;肾阴虚证的治疗原则为滋补肾阴。
药物治疗
1、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加减,常用中药有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麦门冬、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黄等。中成药可用天王补心丹。
2、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中药有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等。中成药可用养阴清肺丸。
3、肝阴虚证补肝汤加减,常用中药有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木瓜、酸枣仁等。中成药可用杞菊地黄丸。
4、肾阴虚证左归丸加减,常用中药熟地、山茱萸、山药、龟甲胶、鹿角胶、牛膝、菟丝子等。中成药可用左归丸。
其他治疗
可选用针灸治疗,不同证型的针灸选穴如下:1、心阴虚证选用少海、神门、少府、内关、外关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2、肺阴虚证选用肺俞、中府、太渊、三阴交、太溪、膏肓。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3、肝阴虚证选用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
4、肾阴虚证选用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等。伴随其他症状者,辨证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