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社会或经济因素导致的食物缺乏而引起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多继发于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使得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消耗增加或吸收不良所致。
基本病因
1、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1)摄入不足:①由于食物短缺、喂养方式不当、患儿挑食、偏食等原因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或不均衡。②心理异常:青春期青少年为了追求苗条而节食,严重者发生神经性厌食;某些抑郁症患者可能会伴有进食障碍,引发营养不良。
(2)吸收障碍长期腹泻、肠结核、幽门痉挛或梗阻、胰蛋白酶缺乏等疾病,妨碍了蛋白质等营养素的吸收与利用。
2、消耗、丢失过多
(1)体力活动量过大,但营养未能及时补充。
(2)许多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及炎症、恶性肿瘤、遗传代谢等,在抑制食欲的同时,也增加了机体的能量与蛋白质消耗。
(3)如手术、大面积烧伤、多发损伤、严重感染等原因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可造成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1、患有胃肠道疾病,往往容易因为消化吸收障碍出现营养不良。
2、患有某些精神疾病,如厌食症、抑郁症等。
3、老年人常因为年老体弱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宝宝营养不良,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原因:是不是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比如有些宝宝可能会存在慢性的肠胃炎或者是一些先天性的胃肠疾病,可以到消化科就诊来排除。第二,是不是宝宝的饮食习惯不好,比如挑食、偏食等。或者喂养方面存在营养不均衡的情况,妈妈都可以去参照《婴幼儿儿童的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在网上都可以查得到。根据膳食指南跟宝塔来进行营养的搭配,可以保证宝宝的营养摄入比较均衡。如果已经出现了营养不良,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比如肠胃炎,要针对慢性的肠胃炎进行治疗。如果是饮食情况的问题,除了尽量纠正饮食不良以外,还可以选择特殊医学用途的配方食品来进行辅助的治疗。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