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没有一个通用、公认的营养不良诊断方法和标准,临床上医生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询问过往病史,以及最近饮食情况,结合相关检查,查找营养不良的病因,并判断营养不良的程度。
诊断依据
1、营养筛查营养筛查是在全部患者中,快速识别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的过程。
(1)营养风险筛查:营养风险是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并非是出现营养不良的风险。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 2002)筛查患者的营养风险,一般适用于成人患者。
(2)营养不良风险筛查:目的在于发现个体是否存在营养不足或营养不足风险。首选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 或者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ST) ,老年患者可首选简版微型营养评估(MNA-SF)。
(3)营养不良筛查:直接筛查有无营养不良,通过筛查直接得出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常用理想体重法和体质指数(BMI)法,如果实际体重为理想体重的80%~89%为轻度营养不良,70%~79%为中度营养不良,60%~69%为重度营养不良;不同地区、不同种族BMI的诊断标准不尽一致,中国地区BMI<18.5kg/m2,可诊断为营养不良2、营养评估通过营养评估发现有无营养不良并判断其严重程度。营养评估的方法非常多,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主观整体评估(SGA)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 SGA)、微型营养评估(MAN) 等,对不同人群实施营养评估时应该选择不同的量表。
3、综合测定通过营养评估,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其严重程度已经明确,临床上为了进一步了解营养不良的类型及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了解患者代谢水平、器官功能,需要对患者实施进一步的调查,从应激程度、能耗水平、炎症反应、代谢状况等进行多维度分析,这些措施统称为综合测定。
鉴别诊断
除了营养不良导致的水肿以外,临床上还有许多疾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水肿,因此需要与其他原因导致的水肿相鉴别。
1、心源性水肿多是下垂性水肿,血管彩超检查可帮助排除;2、肾源性水肿多是早期晨起时眼睑与颜面水肿,后来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尿常规检查排除因肾脏疾病引起的水肿;3、肝源性水肿特点多为可凹性,常先出现踝部,逐渐向上蔓延,最后形成顽固性腹水,肝功能检查,排除因肝硬化引起的水肿。
1、基于营养素缺乏种类分类
(1)干瘦型或单纯饥饿型:能量不足为主,通常是由多种慢性疾病继发引起的。
(2)低蛋白血症型或急性内脏蛋白消耗型:蛋白质不足为主,特别是必需氨基酸不足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和水肿。
(3)混合型:热量和蛋白质均严重缺乏,多见于肿瘤晚期或消化系统疾病发展到晚期的患者。
2、基于病因分类
(1)原发性:由于饮食中营养素摄入不足引起的。
(2)继发性:在食物或营养素供应正常情况下,由于多种因素干扰了机体对营养素的利用发生了障碍而引起的。
营养不良型水肿多发生在婴幼儿身上,主要是因为摄入的蛋白质以及热量不足,从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身体水肿。当身体出现不明原因水肿时需要去医院做检查,被诊断为营养不良性水肿就应该积极。营养不良性水肿可以通过血浆检查以及尿检和血液检查等专业手段来诊断。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营养不良性水肿的诊断方法。
1、病史诊断。询问病史,如果长时间腹泻、慢性痢疾或者肠结核会影响食欲,会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就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型水肿。也有一部分患者因为幽门痉挛或者梗阻而导致长时间的呕吐,再加上缺乏胰蛋白酶不能利用蛋白质,从而诱发水肿。另外,大量失血、肺脓肿、外科伤口等也会丢失大量的...
观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