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主要为叶酸或Vit B12缺乏。二者缺乏将导致dTTP形成减少,DNA合成障碍、复制延迟,RNA合成所受影响不大,细胞内RNA/DNA比值增大,造成细胞体积增大,胞核发育滞后于胞质,形成巨幼变。此外,药物干扰核苷酸合成也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1、叶酸缺乏

(1)摄入减少

主要原因是食物加工不当,如烹调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破坏大量叶酸;其次是偏食,食物中蔬菜、肉蛋类减少。

(2)需要量增加

妊娠期妇女每天叶酸的需要量是400~600μg,生长发育的儿童及青少年、慢性反复溶血、白血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慢性肾衰竭长期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叶酸的需要都会增加。

(3)吸收障碍

腹泻、小肠炎症、肿瘤和手术及某些药物(抗癫痫药物、柳氮磺吡啶、乙醇等)影响叶酸的吸收。

(4)利用障碍

抗核苷酸合成药物如甲氨蝶呤、甲氧苄啶、氨苯蝶啶、氨基蝶呤和乙胺嘧啶等均可干扰叶酸的利用;一些先天性酶缺陷(甲基FH4,转移酶、N5,N10-甲烯基FH4还原酶、FH2还原酶和亚氨甲基转移酶)可影响叶酸的利用。

(5)叶酸排出增加

血液透析、酗酒可增加叶酸排出。

2、Vit B12缺乏

(1)摄入减少

完全素食者因摄入减少导致Vit B12缺乏。

(2)吸收障碍

这是Vit B12缺乏最常见的原因,可见于:

①内因子缺乏,如恶性贫血、胃切除、胃黏膜萎缩等;

②胃酸和胃蛋白酶缺乏;

③胰蛋白酶缺乏;

④肠道疾病;

⑤先天性内因子缺乏或Vit B12吸收障碍;

⑥药物(对氨基水杨酸、新霉素、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和苯乙双胍等)影响;

⑦肠道寄生虫(如阔节裂头绦虫病)或细菌大量繁殖消耗Vit B12。

(3)利用障碍

先天性转钴蛋白Ⅱ(TCⅡ)缺乏引起Vit B12输送障碍;麻醉药氧化亚氮可将钴胺氧化而抑制甲硫氨酸合成酶。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可由珠蛋白以及血红素组成,

血清铁
血清铁

铁是人体的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以血红素的形式存在于机体中,是合成人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是人体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细胞,红细胞计数是指血液中每升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ean corpuscular hemog

疾病专区 更多»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贫血
淋巴瘤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浆细胞病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