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脑中风的病因复杂多样,医生会根据不同中风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脑中风的治疗重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和预防复发。不同类型中风,治疗原则不同。缺血性中风,早期多对症支持治疗,稳定后可针对病因治疗,治疗包括脱水降颅压、血液稀释、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必要时需要行手术治疗。出血性中风早期应绝对卧床,避免活动,脱水降颅压,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必要时手术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为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现场急救人员应尽快进行简要评估和必要的急教处理: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接入心脏监护监控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支持,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等。急性期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
药物治疗
1、急性期溶栓药物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4.5小时内,推荐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尿激酶。发病6小时内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如不能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
2、神经保护类药物
依达拉奉、胞二磷胆等。
3、调脂药
一般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伴有血脂异常的缺血性中风。
4、降血糖药物
约40%的患者存在中风后高血糖,目前公认应对高血糖进行控制,但采取何种降糖措施及目标降糖值,尚无最后结论,以医生处方为准。
5、抗血小板药
非心源性缺血性中风,大部分均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可作为首选药物。
6、抗凝药物
对于既往有房颤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可使用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剂和凝血酶原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
手术治疗
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去骨瓣减压术降低颅内压、开颅血肿切除术、介入治疗、脑室减压引流术。
1、去骨瓣减压术
适用于对于脑中风严重、颅压高、脑水肿严重或脑风险大的患者可行去骨瓣减压术降低颅内压。常见的并发症为:新发的脑梗死、脑出血。
2、开颅血肿切除术
对于出血性脑中风患者,影像可以看到明确的脑实质内血肿,经评估内科治疗无法消除时,需要开颅进行血肿切除清理。主要的并发症有术后出血、颅内感染等。
3、血管支架植入和血管扩张术
适用于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脑底动脉闭塞定(烟雾病)以及各类炎症性闭塞等。
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如果患者颈动脉明显狭窄阻塞,可能需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来使狭窄的动脉再通。
5、脑室穿刺引流术
脑出血破入脑室、脑积水,或伴神经功能继续恶化或脑干受压时可考虑行脑室穿刺引流术。
中医治疗
一些中医治疗方法或药物可缓解症状,一些中成药长期广泛应用于脑中风和心血管病的防治,如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片、脑安胶囊、银杏制剂、通心络胶囊、华佗再造丸等。但由于中成药防治脑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证据不够充分,目前多数研究尚难以得出明确有效的结论,故患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脑中风后遗症阶段的药物治疗,从现代医学来讲治疗性的用药可能不多。因为对于脑部病变,从现代医学来讲没有特效药,有些药也会用,包括脑蛋白物、胞磷胆碱、神经营养药,但是这些药物应该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但不一定能够完全解决问题。在中风后遗症阶段,药物治疗可能主要立足于预防性的用药,中风往往容易出现再次中风,所以在中风后遗症阶段,用药可能主要是希望能够减少中风的再发问题,也就是中风的二级预防,所以经常会用的药,会优先阿司匹林或者硫酸氢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希望能够减少中风的发病率。还有中风病的基础病的治疗,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药物治疗。还有一部分是中医、中药的治疗,在中风后遗症的病人里面,...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