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泽 副主任医师
中医内分泌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肝郁脾虚会有肝郁合脾虚的症状,需要疏肝健脾治疗。主要症状是肝气不舒,和脾虚的症状同时存在,肝气不舒主要是胁肋部胀满,甚至疼痛,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严重的出现抑郁或者头晕眼花,失眠,如果脾虚会出现不思饮食、不容易消化,大便不成形或者溏泄,容易腹泻,胃脘部胀满,或者呃逆,嗳气,反酸。可以服用一些疏肝健脾的药物,在临床上一般选择逍遥丸或者加味逍遥丸治疗,同时要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能饮酒,这样可以避免肝气不舒加重,也不能吃寒凉的食物,因为寒凉的食物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虚加重。
肝郁脾虚通常会使患者有身体乏力和脾气烦躁,还会伴随胸胁胀痛和精神不济以及腹胀腹痛,严重时还会引起食欲减少和肠道鸣音以及脘腹胀闷等多种的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疏肝解郁以及补脾药物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治疗期间要避免着急生闷气,保持愉悦心情和良好心态。
针灸康复科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严重的肝郁脾虚要根据体质来辨识,才能确定需要多久的病程的治疗能够恢复。那么在恢复的过程中,如果肝郁症状比较明显,比如有的人出现焦虑、抑郁等等症状的时候,这是肝郁气滞所造成的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此时需要有一定的心理调节,才能更好地恢复症状。这时建议进行适当的户外锻炼,比较宽阔、开阔的位置有利于恢复。所以如果是严重的肝郁脾虚症状的患者,建议除了在疏肝理气健脾祛湿之外,也要适当的进行功能锻炼,这样可能更有利于恢复。而恢复所需要的病程时间的长与短,是根据治疗恢复速度的快与慢而相符的。
这个是属于中成药,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可以根据临床医生的医嘱,结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针对性的进行治疗一段时间,那药物对每个人的效果相对是不一样的,所以也很难定论,如果服用一段时间效果不明显的话,可以停药,更换其他的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