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患者的年龄较小,常为单眼发病,可见眼底血管异常及大块状渗出等改变,医生再结合眼底检查、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应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转移性眼内炎、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视网膜母细胞瘤(RB)
二者都好发于儿童,都有白瞳症,但两者发病年龄、眼底检查均不同。RB的发病年龄较小,一般在3岁以下,而Coats病发病多在7岁左右。Coats病绝大多数单眼发病,而RB患儿有25%双眼发病。Coats病由无数黄色渗出组成黄色的眼底图像,而RB为白色肿瘤,通过间接眼底镜仔细检查,RB在脱离的视网膜下总能发现实质性肿,而Coats病没有实质性肿。
2、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晚期出现白色瞳孔应与Coats病鉴别,但本病多为双眼发病,多见于早产儿曾接受氧气治疗者。
3、转移性眼内炎
常继发于全身急性感染病,特别是肺部感染。眼前节常有不同程度炎症表现,如瞳孔缩小等葡萄膜炎体征,Coats病则没有炎症表现。
4、老年黄斑变性
对极少数Coats病的老年患者应与黄斑变性鉴别,两者均表现为视力显著下降,可以通过眼底检查来鉴别。老年黄斑变性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血管无瘤样改变。
5、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眼底检查有时有环状渗出及微血管瘤,与Coats病相似。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常为双眼发病,且有全身性糖尿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
口发甜不一定是糖尿病早期。从生理和病理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唾液中的糖分也会相应增加,有可能出现口甜的感觉,但并非所有口发甜的情况都是糖尿病所致。一方面,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引发口甜症状,当消化功能失调时,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会刺激舌部味蕾,产生口甜的感觉;另一方面,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甜食、含糖饮料,会直接导致口腔内糖分残留,引起口甜,这种情况在停止食用后会逐渐缓解。所以仅依据口发甜这一单一症状,无法判断是否处于糖尿病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