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医生询问患者的早产史、吸氧史,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可作出诊断。病变早期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特有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及反映其严重程度的分期法,可确诊。由于早产儿存在发生ROP的风险,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诊断依据

以下为1984年制定的ROP国际分类法(ICROP):1、按区域定位,将视网膜分为三区

(1)Ⅰ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内区域。

(2)Ⅱ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至鼻侧锯齿缘距离为半径,Ⅰ区以外的圆内区域。

(3)Ⅲ区:Ⅱ区以外的颞侧半月形区域,是ROP最高发的区域。

2、按时钟钟点定位病变范围将视网膜按时钟钟点分为12个区域计算病变范围。

3、本病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Ⅰ~Ⅴ期

(1)Ⅰ期: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

(2)Ⅱ期:白色分界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的嵴形隆起。

(3)Ⅲ期:嵴形隆起愈加显著,呈粉红色,此期伴纤维增殖,进入玻璃体。

(4)Ⅳ期:部分视网膜脱离,根据是否累及黄斑可分为a、b两级。IVa为周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IVb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

(5)Ⅴ期:视网膜全脱离,常呈漏斗型,可分为宽、窄、前宽后窄、前窄后宽4种漏斗型。此期有广泛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

鉴别诊断

1、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眼底改变类似ROP。但其眼底病理改变不像ROP那样为双眼对称,且无早产史。

2、视网膜母细胞瘤该眼病在呈现白瞳症时需与ROP鉴别。视网膜母细胞瘤常发生于足月婴儿,而ROP患者多有早产史。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超声波检查,前者可见高浓度回声波,且常有钙化灶,ROP则为一般视网膜脱离回声波像。

3、Coats病两者均可出现瞳孔区白色反光,但Coats病多为单眼发病,视力下降出现时间较ROP晚,无早产史,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男性青少年。超声波检查呈现为无数点状回声波。

4、转移性眼内炎两者均可表现为白瞳症。临床可见其玻璃体混浊征象,利用超声波检查,也可以鉴别。

5、残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两者都可有瞳孔发白的表现。残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为先天异常,多单眼发病,无早产史。晶状体后残存的原始玻璃体增殖,呈灰白色,常无血管。超声波检查均有助于鉴别。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类型

本病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Ⅰ~Ⅴ期。

相关解析
石计朋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二期能自愈吗

考虑需要看在的位置,血管病变的情况,范围有多少,才能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是治愈,期间进行多观察,如果发生病变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如果情况不严重只需吃药,定期进行复查就可以,早产儿很容易得视网膜病变意味着吸高压氧时采取方法不当,很容易对眼部产生一定的伤害。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为什么会习惯性早产

习惯性早产是指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的早产,且每次早产的时间间隔在2至3周之间。这种疾病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1.子宫结构异常:子宫颈机能不全、双角子宫、单角子宫等子宫结构异常,可能导致胎儿在子宫内无法正常发育,从而引发早产。2.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可能引发早产。3.免疫系统异常:孕妇的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胎儿,导致早产。4.内分泌失调:如孕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早产。5.心理因素: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会影响孕妇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早产

江燕萍 主任医师
预防早产要注意什么

预防早产对于孕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早产可能会给宝宝带来健康问题。以下是一些预防早产的方法:首先,孕妇要多加注意饮食和营养摄入。饮食中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饮食要均衡,尽量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反式脂肪酸。同时,孕妇要远离毒品、酒精和烟草。这些物质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其次,孕妇要保持适当的体重增长。体重增长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来制定体重增长的目标。另外,孕妇要避免受到感染。感染会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早产的风险

江燕萍 主任医师
黄斑病变吃什么好

黄斑病变是一种眼部疾病,通常发生在中年或老年人身上,会导致视网膜中央部位的黄斑区域受损,从而影响视力。对于黄斑病变患者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减缓病情进展和维持视力健康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适合黄斑病变患者的营养食物:1.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物: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对保护黄斑区域健康非常重要。建议增加食用菠菜、甘蓝、玉米、番茄等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蔬菜和水果。2.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是强效的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减轻黄斑病变的症状

孙川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胎儿疾病
血友病 白化病 马凡氏综合症 猫叫综合征 半乳糖血症 唐氏综合征
母婴传播疾病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水痘 风疹 弓形体病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