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诊断

医生询问患者的早产史、吸氧史,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应检查可作出诊断。病变早期在视网膜的有血管区和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临床特有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及反映其严重程度的分期法,可确诊。由于早产儿存在发生ROP的风险,早期诊断显得非常重要。

诊断依据

以下为1984年制定的ROP国际分类法(ICROP):1、按区域定位,将视网膜分为三区

(1)Ⅰ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到黄斑中心凹距离的2倍为半径的圆内区域。

(2)Ⅱ区:以视盘为中心,以视盘至鼻侧锯齿缘距离为半径,Ⅰ区以外的圆内区域。

(3)Ⅲ区:Ⅱ区以外的颞侧半月形区域,是ROP最高发的区域。

2、按时钟钟点定位病变范围将视网膜按时钟钟点分为12个区域计算病变范围。

3、本病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Ⅰ~Ⅴ期

(1)Ⅰ期:视网膜后极部有血管区与周边无血管区之间出现一条白色平坦的细分界线。

(2)Ⅱ期:白色分界线进一步变宽且增高,形成高于视网膜表面的嵴形隆起。

(3)Ⅲ期:嵴形隆起愈加显著,呈粉红色,此期伴纤维增殖,进入玻璃体。

(4)Ⅳ期:部分视网膜脱离,根据是否累及黄斑可分为a、b两级。IVa为周边视网膜脱离未累及黄斑,IVb为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

(5)Ⅴ期:视网膜全脱离,常呈漏斗型,可分为宽、窄、前宽后窄、前窄后宽4种漏斗型。此期有广泛结缔组织增生和机化膜形成,导致晶状体后纤维膜。

鉴别诊断

1、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眼底改变类似ROP。但其眼底病理改变不像ROP那样为双眼对称,且无早产史。

2、视网膜母细胞瘤该眼病在呈现白瞳症时需与ROP鉴别。视网膜母细胞瘤常发生于足月婴儿,而ROP患者多有早产史。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超声波检查,前者可见高浓度回声波,且常有钙化灶,ROP则为一般视网膜脱离回声波像。

3、Coats病两者均可出现瞳孔区白色反光,但Coats病多为单眼发病,视力下降出现时间较ROP晚,无早产史,发病年龄较大,多见于男性青少年。超声波检查呈现为无数点状回声波。

4、转移性眼内炎两者均可表现为白瞳症。临床可见其玻璃体混浊征象,利用超声波检查,也可以鉴别。

5、残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两者都可有瞳孔发白的表现。残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为先天异常,多单眼发病,无早产史。晶状体后残存的原始玻璃体增殖,呈灰白色,常无血管。超声波检查均有助于鉴别。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类型

本病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Ⅰ~Ⅴ期。

相关解析
石计朋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二期能自愈吗

考虑需要看在的位置,血管病变的情况,范围有多少,才能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还是治愈,期间进行多观察,如果发生病变的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来治疗,如果情况不严重只需吃药,定期进行复查就可以,早产儿很容易得视网膜病变意味着吸高压氧时采取方法不当,很容易对眼部产生一定的伤害。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32周早产儿4斤存活率

32周早产儿体重4斤的存活率较高,通常可达90%以上。32周属于晚期早产儿,此时各器官发育已相对成熟,尤其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体重4斤接近足月儿的正常体重下限5斤,多数情况下无需长时间呼吸机支持,通过保温箱保暖、监测生命体征、合理喂养(如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等综合治疗,多数可顺利度过新生儿期。但具体存活率受医疗条件、早产儿并发症(如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及个体差异影响,需结合实际情况评估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33周早产儿要住保温箱多久

33周早产儿住保温箱的时间需1-4周甚至更长,主要取决于体重增长、体温调节能力、呼吸消化功能等发育情况。1、体重增长:33周早产儿体重通常不足2000克,皮下脂肪薄,能量储备少。保温箱通过恒定温度减少热量消耗,帮助其每日体重增长达到10-15克的理想目标。若喂养不耐受或消化吸收差,体重增长缓慢,需延长住院时间直至体重达标,如接近2500克。2、体温调节能力: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受环境温度波动影响。保温箱可精准控制温度,初始约32-34℃,模拟子宫内环境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胎儿疾病
血友病 白化病 马凡氏综合症 猫叫综合征 半乳糖血症 唐氏综合征
母婴传播疾病
艾滋病 梅毒 乙肝 水痘 风疹 弓形体病
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ABO溶血病 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