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中可能出现大量出血。位于脊椎等处不易手术切除的动脉瘤性骨囊肿可行放疗,儿童行放疗有破坏骨骺和恶变的危险。
药物治疗
患者疼痛剧烈时,可给予止痛药物,如杜冷丁、吗啡等,来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刮除植骨、局部大块切除(蝶形手术)、瘤段截除甚至截肢等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病变位于椎体附件者适合手术切除;病变位于椎体者可行刮除和植骨术;若椎体出现病理性骨折、成角畸形或有神经脊髓受压症状宜行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并植骨融合以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1、刮除植骨单纯刮除植骨复发率较高(20%-60%),个别患者可多次复发。
2、局部大块切除或段截操作和术后处理比较复杂,术后需要骨移植,但治疗比较彻底。
3、选择性血管栓塞用于术前以减少术中出血,亦可为单独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脊柱、骨盆及股骨近端的病变。
4、截肢骨破坏严重,反复复发或手术放疗都不能控制肢体出血的患者,必要时应考虑截肢治疗。
放化疗
放射治疗可使动脉瘤样骨囊肿停止生长瘢痕形成,促进病变广泛骨化,适用于解剖复杂,手术不易彻底的部位。放射治疗后复发率在10%左右,可损伤骺软骨造成肢体畸形,在脊柱骨盆可损伤器官,还有可能引起放射性肉瘤发生。
其他治疗
冷冻疗法是指在刮除局部病变后,用液氮倾入骨腔内使局部迅速降温,冷冻深度可达1-2mm,灭活残存的组织,然后再植骨,可减少复发率。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的骨肿瘤病变,手术可以收获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主要是切除或者刮除病变并植骨,一般可以使患者治愈。对于发生在脊柱椎体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病变,在手术切除肿瘤以后,还应做脊柱融合术。对于不易实施手术的部位,放射治疗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