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坏死
骨坏死的诊断

骨坏死诊断依靠病人病史、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对于确诊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十分重要。骨坏死的诊断以核素扫描和MRI最为敏感,但核素扫描的特异性低,MRI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骨关节炎、软骨下不全骨折等疾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患者有疼痛不适。

2、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有特殊表现,如骨扫描出现“热中有冷”表现。

3、病理检查出现骨小梁和骨髓坏死。

鉴别诊断

1、骨关节炎不论原发还是继发性,骨关节炎发展到后期出现关节间隙变窄、消失,骨硬化、囊变,髋臼对应区出现类似改变,但股骨头关节面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出现软骨面塌陷;骨坏死发展到终末期时,也会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密度增高,但通常先出现软骨面塌陷、股骨头变形,随后逐步出现骨关节炎的表现。

2、软骨下不全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患者,无明显外伤史,表现突然发作的髋部疼痛,不能行走,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示股骨头外上部稍变扁,MRI的T1及T2加权相显示软骨下低信号线,周围骨髓水肿,T2抑脂相显示片状高信号。

3、骨髓水肿综合征(BMES)是早期骨坏死的MRI影像学特征。除了ONFH可以有BMES表现,其他疾病也可以引起,常见的有反应性髋关节炎、短暂的骨质疏松、应力骨折、髋关节感染等,临床上需要鉴别诊断。

骨坏死的类型

骨坏死是累及多骨骼关节系统的疾病,尤其好发于负重大关节,以股骨头坏死最为常见。也可多部位同时累及,如肱骨头、距骨、舟状骨、下颌骨等。根据病因可分为创伤性骨坏死、非创伤骨坏死、特发性骨坏死。

相关解析
王军 副主任医师

骨科 鞍山市中心医院

股骨坏死有哪些检查方法才准确

股骨头坏死,通过拍片检查或者CT扫描等检查方式才比较准确。拍片检查属于比较常规的检查方式,可以准确判断股骨头是否出现损伤,CT扫描的清晰度比较高,可以准确判断骨头坏死的严重程度。在检查时最好选择三甲医院,或者大型医院都可以提高检查结果准确性。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心肌坏死能恢复吗

心肌坏死通常无法完全恢复。心肌细胞属于终末分化细胞,成年后基本丧失分裂和再生能力,一旦发生坏死,心肌细胞无法自我修复或再生,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心肌坏死一般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导致心肌细胞死亡和损伤。虽然心肌坏死本身不可逆,但心脏具有一定代偿能力,周围健康心肌细胞可增生和肥大以填补受损区域。而且,在心肌梗死时,会有一部分冬眠心肌,当心肌缺血的血供恢复,这部分心肌细胞可以从冬眠状态恢复,逐渐恢复其正常心肌功能

朱鹏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