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肠炎
真菌性肠炎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时首先应去除引起患者抵抗力下降或导致菌群失调的因素,如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等;然后针对病原菌进行抗真菌治疗。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基础疾病,加强护理和营养,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此外,还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加强支持疗法。

一般治疗

1、液体疗法

静脉补液可以补充水分、热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失水者和静脉补液后病情已有改善者。

2、支持疗法

机体抵抗力低下是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在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血浆、免疫球蛋白等具有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可增强患者的抵抗力以提高疗效。

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

(1)制霉菌素:为首选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大剂量使用时可有呕吐、腹泻,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减量或停药。

(2)两性霉素B:为疗效较好的抗消化道真菌感染的药物,可用于对制霉菌素抗药的病例。该药的毒性作用较大,常见不良反应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肝肾功能损害、溶血、骨髓抑制;长期使用可致钾离子丢失,偶有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痉挛等。

(3)克霉唑:对念珠菌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少数病例可有氨基转移酶升高。

(4)酮康唑:除抑制真菌生长外,尚可抑制孢子转变为菌丝体,且不易产生抗药,毒副反应相对较低。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较重的不良反应为肝功能损害,因此宜在用药前后做肝功能检查。

(5)氟康唑:对各种真菌均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球菌、念珠菌的疗效更为显著。该药不良反应轻微,可有胃肠道反应及皮疹,当出现严重皮肤反应、大疱损害或多形红斑时应停药。肝肾损害仅见于极重病例。

2、微生态制剂

对停用抗生素困难者,可增加微生态制剂口服,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或其他微生态制剂等。微生态制剂可增加肠道粘蛋白的分泌,抑制细菌过度生长,刺激黏膜免疫,合成抗氧化物来稳定黏膜屏障,对真菌性肠炎有益。

3、其他

若口腔有真菌感染,可用碳酸氢钠饱和液涂搽或漱口,或用2%甲紫溶液涂搽。

手术治疗

当感染病变较重,并发瘘管,经内科治疗无效,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相关解析
都芳鹃 副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真菌性肠炎合并痔疮该怎么治

真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以通过口服益生菌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选择局部使用抗真菌的外用药物合并,有痔疮也可以选择,口服中成药对于痔疮的治疗,主要是看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不需要采取手术,特别严重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才可以治愈,不要再使用抗生素。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燕窝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李红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