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处于活动期的结核病患者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较低,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经各种传播路径侵犯机体局部组织,使受侵部位或邻近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坏死,最终导致皮肤破溃形成创面。
基本病因
1、内源性结核病蔓延
主要由自身的淋巴结核、骨与关节结核、肺结核等结核病灶蔓延至附近皮肤或者通过血液运行转移、淋巴管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造成皮肤坏死而出现结核性溃疡。
2、外源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当皮肤破损后,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皮肤的开口部进入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机体而引起感染,从而形成结核性溃疡。
3、BCG(卡介苗)疫苗接种
BCG疫苗是源自牛分枝杆菌减毒株的活病毒疫苗。它被广泛用于预防严重的结核感染,并取得重要疗效。因其接种的部位、使用剂量和接种对象的自身免疫力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并发症,在接种部位形成结核性溃疡。
危险因素
1、可控制干预的危险因素
(1)免疫力低下:免疫力低下者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弱,容易感染结核杆菌或使体内原有的结核杆菌大量繁殖,引发活动性结核,增加发生结核性溃疡的风险。
(2)疾病因素:如肺结核、小肠结核、泌尿道结核等结核病。
(3)不良的卫生条件:如使用未经彻底消毒的针头,容易感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在内的病菌,从而增大了发生本病的危险。
2、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1)家族史:具有家族结核病史的人更容易感染结核杆菌,可增加罹患本病的概率。
(2)性别:男性患病的风险大于女性。
诱发因素
在进行纹身、穿刺以及其他可以使皮肤或黏膜受到外伤的活动时,皮肤或者黏膜破损,容易接触外来结核杆菌,促使结核性溃疡发作。
结核性溃疡指的就是内脏患有结核病从而表现在皮肤上的一种现象。结核性溃疡通常发生在内脏有活动性结核病的情况下。当患者患有肾脏或膀胱的结核病的时候,结核杆菌是可以随着尿液被带到尿道口或者是女性的外阴部,可以通过检测这个地方的菌群情况,来判断是否体内是否含有结核杆菌,有没有发生结核性溃疡的可能性。
一、结核性溃疡的病因
如果病人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或喉结核而且对于结核杆菌比较敏感,被包含在痰内的结核杆菌就会导致口腔黏膜的溃疡。如果含菌的痰就直接被咽下或者含在粪便内结核杆菌感染肛门周围,从而导致发生溃疡。
结核病一般需2-12周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免疫状态、感染菌量及检测方法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多为4-8周,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能呈阳性,但症状可能不明显。若感染菌量多或毒力强,如接触高浓度飞沫,潜伏期可缩短至2-3周,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而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可能在2-4周内快速发病
结核病经过规范治疗,痰菌一般需2-3个月转阴,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延长至6个月甚至更久。结核病转阴时间主要取决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患者免疫状态。敏感结核菌在联合用药下,2-3个月内可被大量杀灭,痰菌检测转为阴性;同时,免疫系统正常者能更快清除残留细菌。此外,治疗初期强化期的高强度用药可快速抑制细菌繁殖,为转阴奠定基础。耐药结核、合并糖尿病/HIV感染、老年或营养不良患者,因细菌清除难度大或免疫功能低下,转阴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以上,甚至需1-2年持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