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初起时为红色丘疹,以后发展为溃疡。其中,舌部损害可呈丘疹、疣状斑块及浅溃疡,肛门及尿道口的损害可呈小溃疡或裂隙。此种溃疡呈慢性经过,可伴有疼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典型症状
1、丘疹、结节
口唇、鼻部、肛门周围、尿道口或口黏膜附近的皮肤和(或)黏膜有一个或数个暗红色的隆起。
2、溃疡
先是一群小溃疡,很快融合成一大溃疡。呈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一般为1~2cm,溃疡边缘柔软,溃疡面凹凸不平并有少量脓性渗出液,脓液中有结核分枝杆菌,溃疡面及边缘常有干酪样黄色小粒。
伴随症状
1、疼痛
结核性溃疡常有皮肤破损,故可伴有自发痛。而当溃疡被摩擦或受其他刺激时,往往会伴有触痛。
2、发热
结核性溃疡的患者间有发热。
3、淋巴结肿大
由于结核杆菌侵犯淋巴结,造成淋巴结炎,而导致淋巴结肿大,以下颌淋巴结肿大较常见。
并发症
损害发生于口黏膜时可引起咀嚼及吞咽困难,发生于尿道口处可使排尿困难,发生于肛门处可使患者排便时痛苦。
结核病一般需2-12周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免疫状态、感染菌量及检测方法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多为4-8周,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能呈阳性,但症状可能不明显。若感染菌量多或毒力强,如接触高浓度飞沫,潜伏期可缩短至2-3周,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而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可能在2-4周内快速发病
结核病经过规范治疗,痰菌一般需2-3个月转阴,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可能延长至6个月甚至更久。结核病转阴时间主要取决于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患者免疫状态。敏感结核菌在联合用药下,2-3个月内可被大量杀灭,痰菌检测转为阴性;同时,免疫系统正常者能更快清除残留细菌。此外,治疗初期强化期的高强度用药可快速抑制细菌繁殖,为转阴奠定基础。耐药结核、合并糖尿病/HIV感染、老年或营养不良患者,因细菌清除难度大或免疫功能低下,转阴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以上,甚至需1-2年持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