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伤寒和副伤寒的处理措施大致相同。通常患者一旦确诊后,需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医生会进行对症治疗以缓解不适,同时积极给予抗菌治疗。必要时,还会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病程中出现并发症。
对症治疗
1、降温措施
高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如使用冰袋冷敷和乙醇擦浴。
2、便秘治疗
可使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无效时改用甘油或液体石蜡。但禁用高压灌肠和泻剂。
3、腹胀治疗
饮食减少豆奶、牛奶等容易产气的食物。可于腹部使用松节油涂擦,或者肛管排气。但禁用新斯的明等促进肠蠕动的药物。
4、腹泻治疗
进行低糖低脂肪饮食,必要时酌情使用小檗碱口服。
5、其他
对出现谵安、昏迷或休克等严重毒血症状的高危患者,在有效足量的抗菌药物配合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病死率。一般选择地塞米松或者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
一般治疗
1、消毒和隔离
患者确诊后需进行隔离治疗。在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粪便进行伤寒杆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
2、休息
发热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退热后2-3天可在床上稍坐,退热后1周才可由轻度活动逐渐过渡至正常活动量。
3、护理
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和粪便性状等变化。并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定期更换体位,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药物治疗
1、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
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常用有左旋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司氟沙星等。口服吸收良好,对重型或有并发症的患者也可选择静脉滴注。此类药物在血液、胆汁、肠道和尿路的浓度高,能渗透进入细胞内影响细菌DNA合成发挥杀菌的药效,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氯霉素敏感、耐药的菌株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2、第三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常静脉滴注用药。此类药物的抗菌活性强,而且胆汁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虽然退热时间可能比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稍长,但在治疗氯霉素敏感、耐药的菌株以及多重耐药的伤寒菌株都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3、氯霉素
用于氯霉素敏感株,一般轻者口服用药,重者需要静脉滴注,但新生儿、孕妇及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患者忌用。用药时可能出现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因此当外周白细胞少于2.5x109/L时需停药。
4、
其他治疗
有时还可使用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当丙型副伤寒出现脓肿形成时,应进行外科手术排脓。
其他治疗
若患者出现并发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1、肠出血
(1)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配合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医生了解血压和粪便出血量变化情况。
(2)暂时禁食。
(3)出现烦躁不安时,可肌内注射地西泮或者苯巴比妥。
(4)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使用止血药止血,如维生素K1、卡巴克络、酚磺乙胺等。
(6)按照出血情况,必要时给予输血。
(7)内科止血治疗无效时,需酌情采用手术治疗。
2、肠穿孔
(1)局限性穿孔者应禁食,使用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加强抗菌治疗,以控制腹膜炎症,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2)肠穿孔并发腹膜炎的患者,需及时进行手术,同时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腹膜炎。
3、中毒性心肌炎
(1)严格卧床休息。
(2)酌情使用保护心肌药物,如高渗葡萄糖、维生素B1、三磷酸腺苷和1,6-二磷酸果糖等。
(3)必要时会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4)如果出现心力衰竭,可给予洋地黄和利尿剂维持至症状消失。
4、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1)应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控制原发感染。
(2)使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病情。
(3)输血,碱化尿液。
(4)使用小剂量肝素或(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抗凝。
(5)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促进肾功能的恢复。
5、其他
若出现肺炎、中毒性肝炎、胆囊炎等并发症时,可采取相应的内科治疗措施进行治疗。
伤寒热(typhoidfever),又称肠热症(entericfever),是由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Styphi)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根据致病菌的不同,伤寒热可分为伤寒(typhoidfever)和副伤寒(paratyphoidfever),其中副伤寒通常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ratyphiA)引起,即临床常见的甲型副伤寒。
甲型副伤寒在我国流行状况
我国从1995年起在江西等地发生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甲型副伤寒发病在我国逐年上升,到1999年,广西、浙江、贵州、广东等...
观看文章蒲公英、龙胆草、垂盆草均为归肝胆经的清热类中药,三者合用可协同发挥清热利湿、退黄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肝胆火旺等症的辅助治疗。蒲公英性寒,味苦甘,归肝胃经,含蒲公英甾醇、菊糖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改善湿热黄疸、目赤肿痛、乳痈肿痛等症状,现代研究证实其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车前子与癌前病毒无直接关联,其核心功效为利尿通淋、清热化痰、明目止泻,主要通过调节体内湿热环境、改善代谢功能间接辅助预防肿瘤发生,但无法直接抑制或清除癌前病毒。车前子性寒,归肝、肾、膀胱经,其利尿作用可促进体内湿热毒素排出,减少痰湿淤积,从而降低因湿热内蕴导致的细胞异常增生风险。例如,动物实验显示车前子提取物对小鼠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肠道蠕动、稀释致癌物浓度、缩短肠道接触时间有关
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细胞成分,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