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体格检查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肌肉无力、肌痛、肌肉萎缩等)可做出初步诊断。还需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近期有无类固醇激素用药史,并常规做血清酶检查、肌电图、CT、MRI等检查。如发现异常,尽量做肌肉活检,以便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1、有类固醇激素治疗史。
2、患者出现以下肢近端受累为主的肌无力。
3、血清CK正常或增高,尿肌酸排泄量明显增加。
4、肌电图提示与临床不平行的轻度肌源性损害。
5、肌肉活检伴Ⅱ型纤维萎缩,或显示不同程度的肌纤维坏死和空泡变性。
6、停用类固醇类药物后,肌无力症状缓解。
鉴别诊断
脑与脊髓病变导致的肌无力:脑与脊髓病变患者常有CT、MRI的异常改变,而且停用类固醇激素后,肌无力症状并不会缓解。
按照起病方式,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两类:
1、急性类固醇肌病
急性者相对少见,主要见于静脉注射大剂量激素5~7天之后。
2、慢性类固醇肌病
慢性者最为多见,常发生于应用糖皮质激素数周之后的患者。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
口发甜不一定是糖尿病早期。从生理和病理角度来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时,唾液中的糖分也会相应增加,有可能出现口甜的感觉,但并非所有口发甜的情况都是糖尿病所致。一方面,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可引发口甜症状,当消化功能失调时,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异常,尤其是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加,会刺激舌部味蕾,产生口甜的感觉;另一方面,饮食因素也不容忽视,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甜食、含糖饮料,会直接导致口腔内糖分残留,引起口甜,这种情况在停止食用后会逐渐缓解。所以仅依据口发甜这一单一症状,无法判断是否处于糖尿病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