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行性感染、局部感染、鼻源性感染等有关。上颌骨感染后,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局部失去血液和营养供应,导致细菌经血流侵入骨髓,骨组织化脓坏死,形成骨髓炎。病原菌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1、血行性感染

感染可来自母体产道、破损之乳头或助产人员的感染灶等,也可能来自婴儿脐带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的血行性传播。由于婴幼儿的上颌骨中髓质多而疏松,血管丰富,感染易于扩散。

2、局部感染

婴幼儿牙槽黏膜损伤可继发感染。如喂食的小匙、奶瓶等可引起口腔黏膜或牙胚损伤感染,或母亲患乳腺炎时,仍继续哺乳,感染均可直接扩散至上颌骨。

3、鼻源性感染

婴幼儿上颌窦小,窦口相对较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引起急性鼻腔或鼻窦炎症,可经血管扩散到上颌骨,导致急性上颌骨骨髓炎。

疾病相关 更多»
阑尾炎手术后能吃什么

阑尾炎手术指的是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后,患者的饮食需特别注意,以助于身体恢复。术后初期应以流食为主,随着病情恢复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终恢复正常饮食。同时,合理用药也是促进康复的重要环节。一、食物方面1.术后初期(1-2天):此时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以流食为主,如米汤、果汁、菜汤等,避免牛奶、豆浆等容易产气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减轻肠道负担,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水分。2.流食阶段(1-2天后):当肠道开始蠕动并出现排气后,可以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米粥、面条、馄饨等

姜成钢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