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血行性感染、局部感染、鼻源性感染等有关。上颌骨感染后,发生急性炎症反应,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局部失去血液和营养供应,导致细菌经血流侵入骨髓,骨组织化脓坏死,形成骨髓炎。病原菌多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1、血行性感染

感染可来自母体产道、破损之乳头或助产人员的感染灶等,也可能来自婴儿脐带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的血行性传播。由于婴幼儿的上颌骨中髓质多而疏松,血管丰富,感染易于扩散。

2、局部感染

婴幼儿牙槽黏膜损伤可继发感染。如喂食的小匙、奶瓶等可引起口腔黏膜或牙胚损伤感染,或母亲患乳腺炎时,仍继续哺乳,感染均可直接扩散至上颌骨。

3、鼻源性感染

婴幼儿上颌窦小,窦口相对较大,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引起急性鼻腔或鼻窦炎症,可经血管扩散到上颌骨,导致急性上颌骨骨髓炎。

疾病相关 更多»
胆囊炎能喝牛奶吗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