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小儿急性胰腺炎患者在确诊后应立即行禁食,重症者需胃肠减压,稳定病情后通过内科药物方式进行治疗。急性胰腺炎大部分不需要手术治疗,仅伴有胰腺坏死、化脓者需手术,以引流清创为主。
一般治疗
1、胰腺炎患儿均应禁食、重症者需胃肠减压,以减少胰液分泌,并有助于减轻呕吐、腹胀等症状。
2、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患儿肠内营养或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途径包括有空肠置管、经胃造口或空肠造口置管以及手术空肠造口置管空肠喂养,其中鼻空肠置管为首选方法。
药物治疗
1、H2受体拮抗剂可抑制、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减少胰液分泌并有助于减轻呕吐、腹胀等症状。常用药物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2、生长抑素主要有8肽的奥曲肽及14肽的生长抑素,其主要作用为抑制胰腺外分泌,阻止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毛细血管渗漏以及保护胰腺细胞。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一般无需给予生长抑素。
3、镇痛解痉药常用药物为阿托品。吗啡因可导致Oddi括约肌痉挛,为禁忌。
4、抗感染药急性胰腺炎由胆道疾病引起者或坏死胰腺组织有继发感染者,应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并兼顾抗厌氧菌治疗。
手术治疗
急性胰腺炎大部分不需要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伴有胰腺坏死、化脓者需手术,以引流清创为主。部分病例可采用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手段治疗。手术适应证如下:1、诊断为胰腺炎,经内科治疗,症状及体征进一步恶化,出现并发症者。
2、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处于急性状态,需外科手术解除梗阻。
3、考虑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程呈进行性加重,短时间治疗无缓解。
4、假性囊肿形成者待病情缓解后可行引流术。
5、不能除外其他急腹症需探查者。
其他治疗
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可以非选择性清除多种促炎因子,可清除血浆中存在的可溶性炎症介质,并能迅速降低血胰酶水平,减轻胰液对组织器官的直接化学损伤,从而减少对组织器官的损害。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分泌胰液对自身消化,而产生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一旦确诊急性胰腺炎,应当急诊住院治疗,胃肠减压抗感染,根据所出现的症状,进一步治疗,另外需要检查B超是否有胆囊疾病,胆源性胰腺炎是我国目前胰腺炎发病的常见原因,需要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