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根据发病季节,通过观察皮肤是否出现伴有瘙痒、疼痛或灼热感的针尖大小的水疱、丘疹或丘疱疹等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白痱
又称晶形粟粒疹,汗液溢出发生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皮损为针尖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周围没有红晕,容易擦破,吸收后会留下细小脱屑,一般无自觉症状。常见于大量出汗、长期卧床、体虚的患者。
红痱
又称红色粟粒疹,临床最为常见,汗液溢出发生在棘层汗管。皮损为针尖大小、密集排列的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红晕环绕,伴有发热、刺痒感。消退后有轻微脱屑。常见于幼儿、家庭妇女、高热环境工作者。
脓痱
又称脓疱性粟粒疹,多继发于红痱。表现为顶端有针头样脓疱的密集丘疹。
深痱
又称深部粟粒疹,汗液溢出发生在表皮-真皮交界处。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