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疣
骨疣的诊断

诊断

医生一般根据骨疣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X线、CT、MRI、核素骨显像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对于不同类型的骨疣患者,还需做针对性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外生骨疣的鉴别

(1)肱骨髁上突:肱骨髁上突是正常变异,无临床症状。发生于肱骨内髁前方,在鸟嘴样骨性突起与肱骨下段皮质间可见透亮线,与骨软骨瘤不同。

(2)胫骨内骨软骨病:胫骨近端干内侧向内延伸形成骨突,与骨软骨瘤相似,但本病同时有胫骨内髁增宽关节面向内下后方塌陷、倾斜,关节间隙增宽,同时塌陷的干内侧都可有片状密度不均或不规则钙化,易于鉴别。

(3)杜纳综合征:杜纳综合征膝周改变与胫骨内髁骨软骨瘤改变相似,但本病尚有碗、掌、头颇骨改变,不难鉴别。

(4)骨旁骨癌:肱骨髁上突肿瘤骨皮质和松质与母骨均无连续性。

(5)感染、外伤等所致的骨外膜成骨:多有明显临床症状或外伤史,母骨皮质增厚且完整,范围广泛,少有松质骨形成。

(6)肌腱和韧带的钙化:肌腱和韧带的钙化发生于肌腱和韧带附着处,沿肌腱、韧带走行,多呈条状,为钙化密度而非松骨质结构。

2、内生骨疣的鉴别

(1)硬化性转移瘤:影像学检查不具有针状放射边缘,PSA≥10ng/mL。

(2)低度恶性骨肉瘤:通常较内生骨疣大。

(3)肢骨纹状肥大(骨蜡油样病):皮质骨增厚并具有按生骨节分布的“蜡油滴落样"表现,常起自皮质表面。

(4)条纹状骨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为长骨或骨盆的线状或扇形硬化区域。

(5)骨样骨瘤:通常位于皮质内。

骨疣的类型

骨疣一般分为内生骨疣与外生骨疣两类,其发病机制、部位及临床表现等均有不同:

1、内生骨疣

起自髓腔的正常密质骨,被认为是一种错构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

2、外生骨疣

又称为单发性骨软骨瘤,是临床常见骨肿瘤之一,好发于长管状骨,患者常有局部的疼痛、肿胀等表现。

疾病相关 更多»
寻常疣一直不治可以吗

寻常疣一直不治疗通常不可行,虽然部分病例可能自愈,但多数情况下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并存在传染风险。寻常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表皮基底层细胞,导致表皮异常增生形成疣体。其自愈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能力相关,免疫力较强者可能在1-2年内自行消退,但这一比例不足30%。若未及时干预,病毒会在局部持续复制,疣体可能逐渐增大、增多,甚至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或传染他人。疣体长期存在还会引发继发问题

王霞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老年人疾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瘤
腰痛
腰肌劳损 强直性脊柱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骨质增生 胸腰椎骨折 腰椎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