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淹溺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溺水导致的长时间低氧血症。缺氧的时间和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救治的中心。除非有明显的医学死亡证据,急救人员应现场开始早期行心肺复苏术(CPR),并在持续心肺复苏下将患者转送到医疗机构。
对症治疗
1、水中急救
应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包括自救和他救。
(1)自救:不会游泳者,采取仰面体位,头顶向后,口鼻露出水面,保持冷静,设法呼吸,等待他救;会游泳者,当腓肠肌痉挛时,将痉挛下肢的大脚趾用力往上方拉,使大脚趾翘起,持续用力,直至剧痛消失,痉挛也就停止;若手腕肌肉痉挛,自己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卧位,用两足划游。
(2)他救:救护者应从其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淹溺者头顶,另一只手抓住淹溺者手臂,游向岸边。救护时应防止被淹溺者紧紧抱住。
2、地面急救
采取头低俯卧位行体位引流;迅速清除口鼻腔中污水、污物、分泌物及其他异物;拍打背部促使气道液体排出,保持气道通畅。疑有气道异物阻塞的病人,可予海姆利克氏操作法排出异物,具体方法是使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但要注意不可因此而延误心肺复苏。急性期治疗
对淹溺患者,应尽快实施CPR。
1、对上岸的患者立刻评估意识、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若无呼吸、心跳,立刻进行CPR,复苏时注意误吸,同时迅速将患者转送至医院。病人转送过程中,不应停止CPR。
2、若有面罩供应,立即用面罩给予100%纯氧,有条件时使用持续正压通气,必要时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3、有条件时尽早心肌除颤。
4、疑有颈部外伤者,应予以颈托固定。
5、若已出现尸体腐烂、尸僵等明显的死亡征象,则应放弃抢救。
一般治疗
1、供氧
吸入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治疗,根据病情采用机械通气。对溺水者应检测动脉血气。清醒病人可适用面罩或鼻罩持续气道正压吸氧。严重或进行性呼吸窘迫、缺乏气道反射保护、合并头胸部损伤的病人应行气道内插管。
2、复温
(1)被动复温:覆盖保暖毯或将患者置于温暖的环境。
(2)主动复温:应用加热装置如热水袋、热辐射等方法进行体外复温,有条件的可采用体内复温法,如采用加温加湿给氧、加温静脉输液(43℃)等方法。复温速度要求稳定、安全,重度低温患者复温速度应加快。
药物治疗
1、保护脑组织治疗
(1)昏迷或心搏、呼吸停止者,一般均有颅内高压。可使用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或呋塞米静脉注射、白蛋白静脉滴注,具有脱水、防治脑水肿的作用。
(2)有意识障碍者,可予促进脑组织代谢、保护脑组织细胞的药物,如辅酶A、细胞色素C、三磷腺苷、纳洛酮等。
2、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治疗
淡水淹溺时,适当限制液体摄入,可积极补充氯化钠溶液;海水淹溺时不宜过分限制液体补充,可给予葡萄糖液。此外,还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3、纠正血容量异常治疗
淡水淹溺者,如血压基本稳定时,应早进行利尿脱水,减轻心脏容量负荷,防止肺水肿和脑水肿。血压不能维持又急需脱水者,可静滴氯化钠溶液或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液、浓缩血浆或白蛋白等,以纠正血容量异常。
4、镇静止惊治疗
当患者出现阵发性抽搐时,可静推地西泮,并肌注苯巴比妥钠,用于镇静止惊治疗。
5、其他
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抗炎、抗休克治疗。此外,可会选择广谱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