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

治疗原则

心律失常者多由各种类型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由于其原发病的病因及临床类型均较为复杂,不同的病因导致的心脏病不同临床类型,具体的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一般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

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多用于治疗充血性心衰与心肌梗死。

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

如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等。如果病人不能耐受ACEI,可考虑给予ARB,不推荐常规联合应用ACEI和ARB;对能耐受ACEI的病人,不推荐常规用ARB替代ACEI。

3、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对心绞痛、心律失常、充血性心衰等均有治疗作用。

4、扩血管药

如硝普钠、硝酸甘油、哌唑嗪等血管扩张剂以扩张血管。

5、利尿剂

如螺内酯、呋塞米、氢氯噻嗪等药物,多用于抗心衰治疗。

6、α受体拮抗剂

如酚妥拉明、妥拉唑林等,用来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休克等。

7、正性肌力药物

如多巴胺、异步帕明、氨力农等以及地高辛等强心苷类药物,多用以抗心衰和抗休克治疗。

8、调脂类药物

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用以调节血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和稳定斑块。

9、抗心律失常药物

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等,以消除和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不仅要考虑心律失常的类型,而且还要注意基础心脏病的种类及心功能状况。如果忽略后者,所选的药物虽然能控制心律失常,却可能使死亡率增加。若发生心脏停搏等紧急情况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10、钙通道阻滞剂

包括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䓬等药物。多用来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11、抗栓药物

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溶栓药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尿激酶、链激酶等。用来溶解血栓,预防血栓形成,进而保证心脏血液流通。

12、新型的心血管治疗药物

包括新型口服抗凝药、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及治疗心衰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等。

手术治疗

1、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在心导管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技术,其创伤小,疗效确切。是目前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式。

(1)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引起心脏病变的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性心律失常异常传导途径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这种方法创伤小,并且随着三维标测系统的出现,手术成功率显著提高,已成为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等的重要治疗策略。

(2)冷冻消融:为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技术。通过液态制冷剂的吸热蒸发,带走组织热量,使目标消融部位温度降低,阻断了心律失常的传导和起源,从而消除心律失常。和传统射频消融相比,冷冻消融更易于医生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治疗有效性高,并减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降低了病人疼痛度。目前主要应用于阵发性房颤的介入治疗。

(3)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①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埋藏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在临床的应用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现代心脏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埋藏式起搏器主要分单腔、双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在右心房或右心室内放置一根电极导线。双腔起搏器是指在右心房和右心室内放置两根导线,它能按照正常的顺序依次起搏心房和心室,故又称为生理性起搏。

②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近年来CRT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CRT即三腔起搏器,需要将三根电极分别植入右心室、右心房和左心室(通过冠状窦进入靠近左室侧壁或者后壁的静脉,在心外膜起搏),主要通过双心室起搏纠正室间或心室内不同步,增加心室排血和充盈,减少二尖瓣反流,提高射血分数,从而改善病人心功能。

③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ICD可自动识别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能明显降低心脏性猝死(SCD)高危病人的病死率,是目前防止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ICD的研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适应证不断扩大。ICD可以联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功能,称为CRT-D。

2、外科

手术治疗

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还需进行相关的手术治疗,如心房颤动可能需要进行左心耳结扎、封堵或切除,迷宫手术等。

其他治疗

电复律是一种治疗手段,利用电流将心律恢复为正常窦性心律。低压电流通过贴在患者胸壁上的贴片进入体内。适用于各类异位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药物治疗无效者。临床上,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可选此治疗方法。

相关解析
梁蕴瑜 副主任医师

老年心血管病科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心律失常要手术治疗吗

特定的心律失常患者才需要手术治疗。一般而言,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以口服药物治疗为主,部分患者行介入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在以下情况下,患者要考虑手术:1、某些有固定传导通路的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等;2、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律失常,需要进行手术来纠正;3、心脏冠脉血管,如心梗患者需要进行搭桥手术。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窦性心律st段压低怎么回事,怎么办

窦性心律是正常的心脏节律,而ST段压低则是指在心电图检查中,ST段相对于基线水平有所下降,这通常提示心肌存在某种程度的缺血或损伤。其可能是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炎等原因所致,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和改善。1、电解质紊乱:当人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被破坏时,如钾离子、钙离子等浓度异常,也可能导致ST段压低。此时,需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2、心肌缺血:当心脏血管狭窄或阻塞时,心肌的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ST段压低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相关检查 更多»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监测,用于监测24小时或以上的心电图数据

疾病专区 更多»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心包病
缩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 结核性心包炎 慢性心包炎 急性感染性心包炎 尿毒症性心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