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脾
游走脾的诊断

仅靠体格检查很难确诊游走脾,影像学检查对于游走脾早期诊断非常重要,腹部B超可以观察脾区有无正常脾脏影像,以及在腹腔其他部位是否出现肿块影;CT可以清晰显示脾脏的大小、位置、密度及脾蒂是否异常,这对于诊断游走脾是否扭转有独特优势;增强扫描可以反映脾脏的血供及脾动静脉的走行。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患者腹部可扪及肿块。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在左膈下脾区不见脾脏影,腹部其他位置出现边界清晰的包块影。

(2)平扫CT:可以清晰显示脾脏大小、位置、密度及脾蒂是否异常。

(3)增强CT:能够显示脾脏和脾门蒂血管的血供情况。

鉴别诊断

1、其他腹部脏器肿块或肿瘤

游走脾由于活动性大,游走不定,体查时容易与胃肠道、胰腺、左肾、卵巢以及子宫肿块或肿瘤相混淆,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块有无脾门切迹和脾门血管图像,借以鉴别二者。

2、其他疾病引起的急腹症

许多腹部脏器病变均可引起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等,而游走脾发生急性扭转或严重扭转时可导致脾脏供血障碍,致使脾脏坏死而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表现。进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脾区是否有脾脏影像,以及腹腔其他部位是否出现肿块影即可鉴别。

游走脾的类型

1、先天性游走脾

儿童游走脾患者多为先天性因素致病,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层背部发育异常导致脾脏的支持结构发育不全有关。

2、后天性游走脾

成人游走脾患者多为后天性因素致病,如腹部外伤、巨脾、多次生育等,其中以多次生育的妇女最为常见。

疾病相关 更多»
脾湿和脾虚的区别?教您如何区分

😀我经常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有朋友询问关于脾湿和脾虚的问题。这两种病症虽然都与脾脏功能失调有关,但在定义、症状、治疗方式以及日常调理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今天,我根据我的经验,为大家详细解析脾湿和脾虚的区别。🍭🌞一、定义不同脾湿,顾名思义,是指脾脏功能失调,湿邪困滞于脾脏而引起的病理表现。脾虚,则是指脾脏气血不足,功能失常的病理状态。🌞二、症状不同脾湿通常表现为体重增加、食欲不振、肢体沉重、口干舌燥、脘腹胀满等症状

黄汉超 主任医师
脾气虚吃什么药?5大中成药 让你重获健康脾

经常有朋友因为脾气虚吃什么药而困惑,今天我来详细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脾气虚,作为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多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先天不足和疾病影响等多种因素所致。以下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脾气虚需要服用的药物。🍀🔶参苓白术散:这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等,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人参健脾丸:此药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呕吐泄泻、腹胀嗳气等病症

黄汉超 主任医师
脾肾阳虚怎么调理?饮食及生活要注意

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脾肾阳虚的朋友。脾肾阳虚是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状。朋友们也为有这些症状而烦恼,我认为脾肾阳虚的调理需要从饮食、药物、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饮食调理:脾肾阳虚的患者应多食用温暖脾阳、补益肾阳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既能温补阳气,又能活血养血;枸杞红枣炖鸡汤,可增强免疫力,调和气血

黄汉超 主任医师
归脾丸贴肚脐治失眠吗

归脾丸是中医传统药方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包括黄芪、白术、茯苓等草药,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贴在肚脐处可以起到温暖脾胃、促进气血流通的作用。但是对于失眠这类疾病来说,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归脾丸贴肚脐来治疗。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醒来次数增多等症状。失眠的病因复杂,可能与精神压力、情绪不稳、生活作息不规律、慢性疲劳等因素有关。如果仅仅依靠归脾丸贴肚脐来治疗失眠,很可能效果甚微

陈柳丹 主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急症
食物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 铅中毒 汞中毒 农药中毒 甲醇中毒
办公室人群
颈椎病 干眼症 前列腺增生 脱发 胃病 肥胖症
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 甲亢 甲减 甲状腺肿大 桥本甲状腺炎 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