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脾的症状可因病理变化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这主要取决于脾蒂有无扭转和扭转的程度。慢性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仅表现为腹部可触及能移动的肿物,急性患者可因为邻近脏器被牵扯或其脱垂所在周围器官被压迫而产生一些症状,表现为腹胀、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如果游走脾发生扭转则可产生其他不同的表现,如剧烈腹痛、胃出血、急慢性胰腺炎、肠梗阻等。
典型症状
1、腹部肿块
如果脾周围无支撑而脾活动度大时,患者可能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但也可能发觉腹内有能移动的肿物,严重者甚至可感觉左上腹有不适或疼痛,卧床时消失,起立时加重。这多由于反复的脾扭转和自行校正引起的脾充血,临床上这种症状最为常见。
2、胃部牵涉症状
脾若压迫或牵拉到胃,可造成胃的扩张、扭转、下垂以及胃憩室,可出现恶心呕吐、胀闷和嗳气等现象,甚至还可以引起胃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导致胃静脉曲张和胃出血。
3、肠道牵涉症状
压迫肠道者可引起急、慢性的机械性梗阻症状,如腹痛、呕吐、腹胀甚至停止排便、排气。
4、压迫症状
压迫盆腔者可有里急后重,排便不畅或便秘症状;压迫膀胱或子宫者可有排尿困难或月经不调等症状。
5、其他
部分患者有尿潴留、便秘、血小板减少、脾功能亢进、脾囊肿和淋巴瘤以及胰腺炎和坏死等。
并发症
1、坏死或脾脓肿
如果脾蒂未能有效对抗脾扭转,长时间脾血管的完全阻塞可以引起出血性梗死、被膜下出血,脾实质出血及退行性囊性变等改变,最终可以导致脾坏死或者脾脓肿。
2、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脾脏的压迫或牵拉可造成胃的扩张、扭转、下垂以及胃憩室,引起胃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胃静脉曲张和胃出血。
3、急慢性胰腺炎及胰尾扭转后坏死
胰尾位于腹腔,容易和脾脏一起扭转,发生急慢性胰腺炎及胰尾扭转后坏死。
4、肠梗阻
脾脏或脾蒂若压迫结肠或小肠则可以引起结肠下垂、结肠憩室、小肠梗阻等。
5、部分或完全性胃扭转
由于脾脏离开原位置,部分胃体可移入脾窝引起胃腔扩张,合并膈疝患者容易伴发胃扭转。
😀我经常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有朋友询问关于脾湿和脾虚的问题。这两种病症虽然都与脾脏功能失调有关,但在定义、症状、治疗方式以及日常调理上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今天,我根据我的经验,为大家详细解析脾湿和脾虚的区别。🍭🌞一、定义不同脾湿,顾名思义,是指脾脏功能失调,湿邪困滞于脾脏而引起的病理表现。脾虚,则是指脾脏气血不足,功能失常的病理状态。🌞二、症状不同脾湿通常表现为体重增加、食欲不振、肢体沉重、口干舌燥、脘腹胀满等症状
经常有朋友因为脾气虚吃什么药而困惑,今天我来详细跟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脾气虚,作为中医常见的一种证候,多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情志失调、先天不足和疾病影响等多种因素所致。以下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种脾气虚需要服用的药物。🍀🔶参苓白术散:这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人参、茯苓、白术等,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效。🔶人参健脾丸:此药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呕吐泄泻、腹胀嗳气等病症